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第一视点丨勇担使命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三年间的浙江故事
2024年06月20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施力维 祝梅 陈久忍 沈烨婷 何贤君 邬敏 于山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满3年。

  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特殊使命。

  3年间,浙江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主攻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探索构建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和机制,努力推进示范区各项建设——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推动城乡发展成果共享;千方百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再次要求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并提醒“一定要放低身段来干这件事”。

  勇担使命,扎实推进,浙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上积极探索,迈出坚实步伐,力争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做法。近期,我们深入全省多地,从一个个鲜活故事中,找寻浙江共富路上的创新做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总书记嘱托】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一线故事】

孵化器,在山区县安了家

  这两天,丽水甬莲智能制造产业园总经理张芷瑄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只淡黄色的化妆品包装瓶。

  这是中科国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博士送来的新产品。它不同于传统的塑料瓶,是由玉米、秸秆中提取的新材料HMF(5-羟甲基糠醛)制造的。这种生物质材料制成的产品,可降解更环保。目前,全球能实现HMF量产的企业屈指可数。

  中科国生是这几年闯出的黑马。仅仅3年多时间,它在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建起研发、生产基地,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能一步步跑到行业最前,离不开丽水这块福地。”王磊说。2021年,王磊从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出来创立中科国生时,HMF的产业化还停留在技术概念层面,急需一块生产场地做材料开发和验证。

  这时甬莲智能制造产业园张开怀抱。从名字看,这个产业园很特别,甬代表宁波,莲代表丽水。它是由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宁波高新区,通过“山海协作”工程于2019年设立的“飞地”孵化器。

  张芷瑄邀请王磊参加丽水的创业项目路演。中科国生成功入选绿谷精英创业A类人才项目,拿到了孵化空间,还获得500万元项目资助。产业园又跟进帮助其开展人才招聘等工作,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丽水地处山区,也是革命老区,生态好但创新要素短缺、产业基础弱。这几年,丽水从自身禀赋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工业,特别是聚焦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链,精准招商,培育孵化企业。

  “山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很关键。”丽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丽水通过合作共建孵化器,向沿海地区借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技创新能力弱的短板。

  依托山海协作,甬莲智能制造产业园创立5年来,已为丽水招引企业187家,累计培育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目前,丽水已在绿水青山间培育起了特色半导体“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生态工业主导产业和富民强市支柱产业蓄势上扬。2023年,丽水全市GDP增速达7.5%,位居全省第三。

  【新闻深一度】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是浙江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大主攻方向。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在“八八战略”中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积极实施“山海协作工程”。

  这些年,杭州、宁波、温州等沿海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保持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在一个个“消薄飞地”“产业飞地”“科创飞地”中,山区县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衢州、丽水分别形成了新能源、集成电路等特色产业。

  2023年,浙江山区26县GDP均实现超百亿元,其中3个县首次突破百亿元,4个县(区)超500亿元。

先富带后富、帮后富

  【总书记嘱托】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一线故事】

共富工坊,织出新丝路

  夏日清晨,开化县华埠镇溪东村蚕茧养殖厂的100多个升降蚕架上,挂满金黄色的蚕茧。这批黄金茧已被杭州的丝绸企业万事利集团,以每斤28元的价格预定。

  “单价比传统白茧高50%,我们订单式销售根本不愁卖。”村党委书记许义凤说,黄金茧一年收三季,每季近5000斤蚕茧,年销售额约40万元。除了村集体工厂养殖,现在全村有100余户村民养这种黄金蚕茧,凭这一项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

  黄金茧十分金贵。它是浙江大学和万事利集团选育的新品种,无需化学染色就呈金色。

  溪东村产黄金茧,得益于万事利集团的帮扶。村里的蚕种,由企业无偿提供,在蚕种孵化季,公司还派技术员驻村指导。

  “产黄金茧的蚕宝宝,对养殖环境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空气质量很敏感。”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说,企业生产的黄金蚕丝被、黄金丝巾,售价高销路好。但好原料稀缺,公司此前在全省寻找养殖基地。

  2018年,在开化县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下,万事利集团与溪东村正式开展结对合作,试养黄金茧。

  试养这几年间,万事利集团设定不低于每斤25元的保护价,全部收购溪东村的黄金茧,蚕农收入提高30%以上。这激活了溪东村的蚕桑产业,许多农户又回乡种起桑树。

  2022年,溪东村的桑园面积有560余亩。万事利集团与溪东村扩大合作,成立“九里桑园”共富工坊,让更多村民参与到黄金茧养殖中来。

  村里建起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种蚕桑基地,村民有养殖意愿可免费获得蚕种。本村及周边村民还可到养殖基地务工就业,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外出务工人员的闲置桑园则集中流转,每年每亩有600元的补助。

  目前,在种桑养蚕基础上,共富工坊还向桑葚采摘游、桑叶茶、桑葚酒等文化旅游、食品保健等领域延伸蚕桑产业链。

  【新闻深一度】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的过程。先富带后富,给钱给物不如给机会。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衢州市开化县考察时说,“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如今,在溪东村,通过共富工坊的建设,总书记的嘱托正在成为现实。

  这两年,浙江发挥民营企业多、活力强的优势,建设共富工坊,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基层,为村民在家门口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全省已有超万家“共富工坊”,累计吸纳就业近50万人,人均月增收约2600元。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总书记嘱托】

  ●我们的共同富裕,是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整体富裕、普遍富裕,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打造橄榄型分配结构

  【一线故事】

一线技工,技高者多得

  在台州杰克控股集团的缝纫机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黄艳辉站上C位,成为统筹生产一线的负责人。从学徒到成为车间操作工,再到部门经理,黄艳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来,他的年薪增长了22%。

  “技能和收入直接挂钩,激励着我不断精进技术。”黄艳辉说。

  这两年,杰克集团以“技高者多得”的思路提升一线工人的收入,集团根据管理、销售、技术等工作职责,将职业发展通道分为三大序列70余个职级。普通技工可以向高级工、技师、工程师、首席专家不断晋级,还可跨平台向管理岗转型,并以此提升薪资水平。

  目前,杰克集团4000多名技术工人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从10%提升到54%,有20多项专利就来自一线工人的创新。

  “员工通过技能提升,给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企业增效后,继续把有实力、有贡献的员工薪酬提起来,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杰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企业是助力共同富裕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要为推进“扩中”“提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贡献力量。

  “以技提薪”“技高者多得”,在制造业大市台州,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2022年,台州率先出台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设置指引,从技能提升体系、技能评价体系、薪酬激励制度、企业工匠文化等四方面,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助力技术工人职业成长。

  截至目前,台州全市已有2000多家企业将技术工人工资与职业能力挂钩。

  此外,台州还推动技术工人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给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照大专、本科标准享受安家补贴、就业补贴等举措,解决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

  【新闻深一度】

  推动“扩中”“提低”,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任务。

  技术工人群体,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极有潜力迈向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浙江已将技术工人、新业态从业人员等9类群体作为“扩中”“提低”重点,并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总书记嘱托】

  ●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一线故事】

闹市里的文化新空间

  早晨7时,桐乡市梧桐街道杨家门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了“早高峰”。600平方米的空间内,阅读室、舞蹈室、健身房、家门口青少年宫等一应俱全,犹如一座“文化大观园”。

  84岁的陈永治酷爱看书,出家门3分钟就能找到安静品读之所,老伴田润秧则来到书法教室。这里每周开设声乐、书法、越剧等课程,课堂上座无虚席。

  杨家门社区在市区,寸土寸金,以前没有居民的文化场所,一些喜欢跳舞、看书、唱戏曲的居民,只能到社区外面找场所。

  文化空间的稀缺,拉远了百姓与文化的距离。社区党委书记李红霞介绍,他们下决心把原来用作接待参观的展厅改造成居民文化生活的空间,用了1年的时间,投入700万元。

  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15分钟公共服务圈”……陈永治虽说不清这些名词的含义,但生活中的变化,他可以说上一箩筐,阅读圈、健身圈、养老圈、公园圈、医疗服务圈,现在公共资源都“围着自己转”。

  【新闻深一度】

  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底色。不久前,浙江派出首批100名省级文化特派员分赴各地,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群众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浙江始终将着眼点放在“人”上,从文化特派员、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再到良渚文化、宋韵文化频频“出圈”……一个个新招实举,让精神富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一定要放低身段来干这件事

【总书记嘱托】

  ●要实事求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定不要有标新立异、好大喜功、“放卫星”、作秀出彩的思想。那会把我们好端端的共同富裕搞砸了。一定要放低身段来干这件事

  【一线故事】

绣花功夫,乡村焕新

  “走,进村上班去。”早上9时,年轻人陆续到来,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喧闹起来。咖啡馆、直播电商、非遗文创店……200多名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一方创业天地。

  从“进城打工”到“进村上班”,年轻人扎根在乡村创业;从“水牛角村”(意为“看不到发展希望”的穷村)到“美丽乡村”,李祖村也在一步一个脚印中蜕变。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刚启动整治时,李祖村因为资金有限,没有大刀阔斧地改造。

  “有人说我们像绣花。”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说,村集体靠一点点集资,从整治一口水塘、硬化一条村道开始,逐步改善村庄整体环境。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扎扎实实。在年复一年的整治中,李祖村成为了环境整洁舒适的村庄,并较好保留了村庄的风貌。

  在改造中留下的古旧民宅,2017年吸引了第一个农创客团队入驻。村里通过减免租金等举措支持青年创业。

  一步一个脚印,绣花功夫给了李祖村回馈。

  今年,在市里的支持下,李祖村联合周边方塘村、岭脚村等5个村组建了“大李祖”共富联盟,成立市场化运作公司,共享各村的特色资源。

  但“大李祖”打造绝不搞大拆大建。

  比如,最近有客商一上来就要上万平方米空间,要建地标、搞景观,上一些不切实际的“花架子”项目。“我们都拒绝了。”方豪龙说。

  “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乡亲们要努力奋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去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祖村考察调研时的亲切话语、殷殷嘱托,给了万千乡村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

  目前,村里正探索从村口巷尾的“微改造”入手,在不改变乡村肌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村庄后续发展腾挪空间。

  点滴小改造,也能带来大变化。李祖村共富广场附近,民居拆去院子围墙,搭起紫藤架。新辟的这块开放空间,很快吸引了00后年轻创客的注意,租下院子,办了一个小小的西餐厅。

  “乡村的发展关键在人,通过营造舒适的环境来吸引人、留住人才是长远之策。”方豪龙说,这也是李祖村20多年扎扎实实推动乡村发展的宝贵经验。

  【新闻深一度】

  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工程。

  20多年来,李祖村从一个脏乱差的小村成为年轻人喜爱、充满活力的村庄,这背后是浙江长期以来不骛于虚声,持之以恒推进乡村发展的结果。

  从一个个村庄、社区到全省,从扎实有力的基层探索到实事求是的顶层设计,这3年间,浙江在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的路上稳步前行。

  “实事求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放眼未来,浙江将继续牢记总书记嘱托,扬优势、补短板、再突破、创特色,在试点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规律,更好担当“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


标签: 富裕;浙江;技术工人;示范区;乡村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