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沈家里,深藏老城的江南古建筑,同济大学师生曾每年来打卡
2020年12月27日 来源: 椒江发布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海门老城,有一处四合院叫“沈家里”,老宅门外立碑显示这是一处清代建筑,你或许常常经过,对它很熟悉,也可能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东门沈宅(民间习惯叫它沈家里)是台州市政府颁发的第一批台州市历史建筑,也是海门卫城获得此荣誉的唯一一处民居类历史建筑。

  曾是富人家的别墅

  请输入图片描述

  蔡希生于1960年,从小住在沈家里。据他的回忆,沈家里原先共住着5户人家,蔡父1955年买到沈家里,是其中一户。

  往沈家里台门上看,写着“南山挹秀”,宅院现在虽然破旧,但也能从雕刻里看出往昔的风韵。闭上眼睛能感受到,沈家里当年的气韵。单宅子的选址就很讲究,依山傍水不说,前方就是太和山和南门河,属风水宝地。推门见绿水青山,风景颇为旖旎。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推测沈家里是1840年以前建成,大约在清道光12年左右。”蔡希根据老辈人的回忆,同时从建筑风格、雕工艺术,来对比老屋的细节特征,以此判断出建造的时间。

  请输入图片描述

  沈家里建成后,住的都是当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从功能区块来说,这里属于富人别墅区。“你看这里,位置闹中取静,南新椒街、北新椒街可以做生意,生活就在沈家里。”蔡希说。

  据老人回忆,上世纪中叶沈家里共住了5户人家,分别是沈家、许家、蔡家、曹家、翁家。

  蔡家住在四合院的中间位置,以开布店为生。他南面的许家从政,解放前,许家有人曾任海门镇镇长。北面的曹家开银楼,后代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授。蔡家对面的翁家开了当铺和古董店。

  至于最富裕的沈家,家里娶媳妇的时候,让普通百姓见识到了最正宗的十里红妆。“当时他家媳妇从葭沚嫁过来,十里红妆啊,洋洋洒洒,那是相当有气派。”蔡希说。

藏在闹市区的深宅大院

  沈家里的样貌,发生过多次改变。

  此前,沈家里面积更大。从台门向南,一直到10米远的地方,还有围墙墙基。房子东面的墙外有一条水渠,水渠外形美观,既能提高排涝能力,对外还能防火防盗。百余年来道路扩建、水渠被填,成了现在的水泥路。

  请输入图片描述

  宅里有菜园,前后门均有一口水井。“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水井没有枯过,井里的水还很甘甜,水可以直接拿来喝的。”蔡希介绍,院里的排水系统很好,天井从不积水,墙角小洞就是当年的排水系统,科学得很。

  请输入图片描述

同济师生曾每年来打卡

  作为江南典型的古建筑民居,沈家里不但在椒江是独特的,在台州乃至浙江省都是少见的。它身处主城区,闹中取静,和岁月安然共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位同济大学古建筑专业的老师,每年都会带一批学生到“沈家里”采风、画图纸,了解江南建筑风格,这个采风活动持续了十多年。

  “这可能跟沈家里保存得最完整有关,因为这里住的都是原住户,原住民对房子会更有感情,更有耐心去保护它。”蔡希说。

  请输入图片描述

  沧桑岁月,年复一年,“沈家里”愈发老旧了,屋顶瓦片里都长了草,兀自凌乱。房间也破败不堪,不再适宜居住。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后人纷纷迁出,蔡希家的房子租给了64岁的孙冬莲。孙冬莲晚上也不住在这里,只是白天在此处卖卖小东西。

  她养了3只狗、1只流浪猫。猫平日里静静地卧在二楼的窗台上,一身白毛,眯着眼,安静又神秘,一如这老宅。而狗的吠叫声,给老宅带来了唯一的烟火气。

  请输入图片描述

  蔡希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修缮和保护古建筑当中来,让古民居能被更多人看到,留住乡愁、留住故事、留住历史。”

  请输入图片描述

  满目狼藉、一院荒凉,老民居用这般姿势诉说着岁月中落翼的悲凉,绿树掩映、黛瓦白墙,时间是最伟大的“调酒师”,把它调成了那坛老酒,越久越香。
标签: 描述;图片;古建筑;水渠;沈家里;民居;建筑风格;历史建筑;排水系统;四合院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