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走访了几家玉环企业,没想到玉环的工业制造这么强,好设计需要好制造承接,玉环企业能把图纸上的创意变成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在这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缩影。”
10月25日下午,中国重机协会工业设计分会秘书长张景利来到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多家企业,逛展厅、探车间,一个个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场景,让他称赞不已。

10月23日至27日,充满民营经济活力的东海小城玉环,迎来了一场盛大且特殊的活动——2025创新设计活动周暨第十届好设计颁奖大会。
期间20多场系列活动密集上演,院士专家、高校学者等近千名产业精英云集,让玉环这座“后浪之城”成为创新设计与制造业碰撞的焦点。
源于工业底气,兴于智力碰撞,成于政企协同……颁奖盛典花落玉环,是高端学术平台与“后浪之城”的双向奔赴,更是产业变革与设计之美的同频共振。借此机会,玉环制造业与创新设计必将迎来又一春天,续写向“创造”跨越的新答卷。


10月25日上午,在玉环大剧院,第十届好设计颁奖大会隆重举行,集中表彰了近年来制造业创新设计领域的杰出成果,并同步启动了2026年度“好设计奖”。会上,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长吴长鸿捐赠5000万元,支持好设计奖发展。

被誉为中国设计界“奥斯卡”的好设计为何钟情玉环?答案藏在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基因里。
一直以来,玉环是一座与工业设计紧密相连、共同成长的城市——仅378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之下,1.3万家工业企业星罗棋布,1200余家规上企业撑起产业骨架,汽车零部件、水暖阀门、智能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扎实的工业基因与鲜明的产业优势,与好设计奖自主创新、原创设计理念高度契合,这片“智造”乐土让主办方更加坚定了将十年盛会落子玉环的决心。
“设计是无中生有引领变革,玉环的发展历史也同样是一段从无到有创新突围的奋斗征程。无中生有才能样样都有,时至今日,玉环依然在延续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传奇,抢抓AI+风口,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书写着‘明年破百亿、创成国家级’的产业新篇。”玉环市委书记周阳说。
事实上,院士专家与玉环企业的联系早就有迹可循。

早在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闻邦椿就与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牵手,建立了玉环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了长达6年密切的交流合作。紧接着,他和团队还与中星数控机床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项目,研发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玉环这座海岛小城能有这样的工业成就实属不易,第一次踏入这里就被这边活跃的民营经济吸引,企业家们思想前卫,知道要用创新设计去解决生产难题,所以我们的合作也进行得很愉快。”此次,闻邦椿院士也再度回到玉环赴盛会,感慨万千,“我每次来都欣喜玉环的变化,玉环的制造实力看得见、摸得着,需要有更多的好设计在这里落地生根。”


颁奖大会举办前,院士专家专场对接活动走进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50多名院士专家及业内精英现场为企业“传经送宝”,开展精准的技术对接。
“作为一家高精尖的先进制造企业,‘双环’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当前国家正大力鼓励支持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两大领域,‘双环’基础性核心产品在这两大新兴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企业可提前布局、夯实基础,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开拓新赛道提供关键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总师范瑞祥说。

这样的“双向奔赴”,大会期间不断上演。对玉环而言,这不仅是一场颁奖盛典,更是一次“最强大脑”与“制造肌体”的深度对接。
设计和创新,是未来玉环占领发展高地最好的抓手。作为台州民营经济的代表,玉环制造业最具活力的便是广大的中小微企业,但当前也正遭遇“成长的烦恼”,面临“创新能力不足、设计水平待提升”的挑战,此次大会不仅为玉环注入了行业关注度,还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高端学术论坛等20多场活动,直接为企业嫁接全国顶尖院士专家团队、智力成果与前沿理念,为企业打开转型新思路,让好设计落地、让好创意生根。
10月25日下午,院士专家团分组实地走访了玉环1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与特色产业平台,围绕技术创新、智能化升级、产业链整合等核心议题开展调研。与此同时,多场高规格论坛同期举行,为不同领域的群体提供交流机会。

“以前我们是专家的门找不到,现在是专家就在家门口,这就是这场盛会带来的‘智力红利’,过去我们埋头搞技术、抓质量,产品性能过硬,但在外观、人机交互和品牌塑造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专家们面对面交流,让我们意识到,‘好设计’同样是核心竞争力,是打开高端市场的金钥匙。”浙江锦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必武说。
“此次来玉环的专家学者都将自己蕴蓄已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微型齿轮传动等领域高水平的设计科研成果发布展示,更欣喜看到玉环政府‘放长线钓大鱼’,用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引才引新,实现共赢。 好设计奖愿意做‘媒人’,更愿意做‘运动员’,共创共赢,希望带着科研技术的研发硕果在玉环生根发芽。”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中国好设计奖研究中心主任徐江憧憬着玉环的新未来。


10月25日晚上8时许,玉环市总工会挂职副主席、选调生毛江波回到临时的办公场所喘口气,作为此次大会的联络员,他从10月22日起就“脱产”驻扎在各个会场,协调车辆、联络对接工作……“一天有无数通电话,事无巨细,没有一个细节敢怠慢。”
为了办好此次大会,早在7月,玉环便开始与北京会务组密切对接联系。第一时间从各个部门抽调200多名“精兵强将”筹备成立综合协调、联络接待、交通出行等9个专班,确保从会场布置、嘉宾接待到企业对接……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让每位参会嘉宾感受到玉环的热情和诚意。

“这次是好设计大会的十周年,作为东道主,我们肯定是要热情细致地做好服务的。这次来玉嘉宾近千人,我们依托大数据中心专门开发了线上小程序,集中采集到上千条酒店预订、嘉宾来返程信息等,以便我们提供全方位保障。”玉环市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亚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通沟通“最后一米”,玉环还从各部门抽调年轻干部、选调生70余名,负责院士专家“一对一”保障工作,从生活起居到参会细节提供全流程服务。
“为了这次大会,我们参加了多次外交礼仪培训。大会期间,有小伙伴凌晨1-2点接回嘉宾,也有4-5点出发接人的,大家会提前做好大量‘功课’,力求给院士专家留下好印象。”选调生刘喜亮说,甚至有时在车上院士专家随口一提的玉环产业信息,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有关部门,筛选有特色的企业,安排调研线路。

不止于大会筹备,玉环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始终扮演“服务员”角色,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近年来,玉环先后建成“玉环水暖阀门供应链一体化创新基地”“天大玉环技术创新中心”等10余个高能级创新平台,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不是办一场会就结束,而是要寻求更多合作新起点,让好设计基因融入产业血脉。”玉环市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梁永弟表示,依托本次活动累积的资源,将在玉环设立“创新设计服务站”,为本土企业提供长期设计咨询、技术支持,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设计资源对接平台。通过“设计+制造”的融合路径,让更多“玉环造”贴上“好设计”标签,产生“1+1 > 2”的效应。
梁永弟表示,趁着这场国家级设计盛会的余温未散,下阶段,玉环将聚焦如何将顶尖设计资源“留下来、用起来”,将筛选一批有强烈转型意愿的骨干企业,与“中国好设计”评委专家、获奖设计师团队结成对子,开展为期数月的“一对一”深度合作,从产品定义、用户体验到品牌视觉进行系统化重塑,力求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产品,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玉环,开启从“制造强市”向“智造名城”跃迁之路的“后半篇文章”。
“我们的目标,是让‘设计力’成为玉环产业新的‘增长极’。”玉环市委常委、副市长詹福章表示,“要借助‘中国好设计’这块金字招牌,推动设计赋能从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延伸,让设计创新成为玉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和强劲动力。”
随着“后半篇文章”的浓墨书写,玉环这座东海畔的制造业名城,正凭借“设计+”的翅膀,加速飞向价值链的新高地。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