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三门:打造“社志融合”服务新模式
2025年10月17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陈栋 共享联盟·三门 泮素珂 杨晶晶

“在‘星火’社工和‘梧桐主播’志愿者的指导下,我开通了‘家常味’直播账号,实现月增收800元。”近日,台州市三门县海游街道梧桐社区的毕女士介绍道。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温暖转身,正是三门县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以下简称“社志融合”)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三门县以社区为志愿服务主阵地,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构建“党建领航、专业赋能、志愿践行”三位一体协同模式,推动服务力量从“各行其是”向“协同增效”转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专业与志愿的“化学反应”

当专业社工的“专精”遇上志愿服务的“广博”,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在三门县,这场反应正催生着基层治理的新生态。

在清溪社区,“清溪柳韵”志愿服务队通过三级联动机制,将戏曲巡演送到居民家门口;面向新就业群体的“小哥帮帮团”,则整合专业律师资源,提供量身定制的法律援助......“我们不是简单地将两支队伍组合,而是要让他们产生‘1+1>2’的倍增效应。”三门县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王雪生介绍。

该县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推动“社志融合”在全县落地生根。在专业赋能上,引进天宜、公益谷、亲民、星火等4家专业机构,大力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81.76%,为服务提供专业保障。

此外,23个县直部门根据自身特色,打造出各具专业的志愿服务力量:卫健部门的“岐黄四季”健康服务让中医走进社区,公安部门的“平安自治合伙人”助力基层治理,应急部门指导的“雄鹰救援队”开展专业培训......多元化的“菜单”让居民各取所需。

“小而美”项目解决“真问题”

走进龙山社区,饭菜的香气中飘散着浓浓温情。这里推出的“新四合院”项目以“饮食”为情感纽带,打造出一个特殊的互助平台。“我们通过‘奶奶菜谱’工作坊记录长辈的拿手菜,通过共享餐桌增进邻里感情,还有‘暖心厨娘’送餐队专门服务老人。”项目负责人陈献凤介绍,这个看似简单的项目月均服务200余人次,其中70岁以上老人超过60%,一顿家常便饭成了化解老年孤独的良方。

无独有偶,金鳞湖社区的“红盾‘童’行”项目,整合民警、教师、医护、家长等志愿力量,针对6-12岁儿童的高频安全风险,开展实景教育,织就儿童安全防护网;石羊社区“‘艺’起治理”项目深度链接石羊书画社,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项目看似“小而美”,解决的却是居民最关心的“真问题”。该县打造的“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涵盖助困扶微、助幼护苗、助新暖心等10个领域。发动社区居民力量,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孵化,形成“场地支撑—服务提升—居民反哺”的良性循环。并由专业社工深度参与项目全周期管理,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项目规范高效运行、资源有效匹配落地。

如今,这场融合实践已结出硕果:全县16个社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180余场,覆盖群众超万人。从助困扶微到助幼护苗,从文化传承到应急救助,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

“我们坚持把党建的组织优势、社工的专业优势、志愿服务的群众优势有机融合,投放到办实事、解难题的各类场景中,让服务既有专业精度,又有民生温度。”王雪生表示。


标签: 小而美;志愿服务队;社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