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稻花香里庆丰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主场活动在临海举行
2025年09月24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来逸晨 金晨

稻浪翻金,鼓声震天。9月23日,正值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临海市桃渚镇桃江十三渚的千亩稻田在秋风中如金色海洋般起伏,成为丰收节最动人的天然背景。田间搭起的舞台上,来自本地的农民擂响了威震四方的戚家军战鼓,舞起传承百年的非遗黄沙狮子——没有专业演员,没有华丽编排,这场由农民演绎的乡土节目,拉开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主场活动的序幕。

“今年,我们就是要让农民站C位!”活动现场,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负责人说。不仅仅是表演,整个丰收节现场,随处可见农民身影。他们不仅是这个节日的参与者,还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角。舞台周边,土特产集市和美食体验区人头攒动,20个土特产摊位、30道农家美食,全部面向本地和周边农户免费开放。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售卖的早熟大分,两三小时销售一空,推出的深加工产品桔柚汁也倍受关注。

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不仅有一场沉浸式群众联欢活动,还推出了山海共富市集、 农机展、 稻田创想营等“N”个全开放互动体验活动,全面呈现浙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面貌,汇聚乡村振兴的蓬勃动力。

在“浙江农业之最”展示区,一批打破认知的农业纪录惊艳亮相:江山早稻最高亩产850.85公斤,平湖小麦亩产700.94公斤,永康一株葡萄结果1290串,海盐养出重达125.7克的小龙虾……这些数字背后,融合着科技的力量和农民的汗水,也让这个丰收节更加名副其实。

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是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双引擎。在“双强”展示区,一批“轻巧聪明”的新型农机引人驻足——小型遥控履带式旋耕机、山地单轨运输车、轻便采摘平台,这些设备专门为丘陵山区“量身定制”,解决了坡陡、地散、作业难的问题。而从轮式拖拉机、插秧机,到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再到谷物烘干机,全程机械化作业链已覆盖耕、种、管、收、烘所有环节。“机器换人”不止是口号,更是浙江农业提质增效的实践。

四年来,浙江持续推进农业“双强”行动,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省落地。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352个农事服务中心、联动服务站点超1000个,实现主要农业产区5公里半径服务全覆盖。一套以“省级现代化+区域性+服务站点”为架构、以“1+X”为服务模式的三级网络体系正在高效运转,为现代农业提供坚实支撑。

片区组团发展,是浙江乡村振兴的另一大亮点。本次主办地临海,正是凭借这一模式脱颖而出。桃渚镇以五个相邻村庄为单位,联动推进千亩土地集中流转,通过“油菜花—水稻”轮种模式,打造四季不断的田园风光。更值得称道的是,各村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城里村靠古城旅游引流,芙蓉村搞共富工坊做精深加工,石柱下村发展民宿集群留住游客——一条“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的融合链正在形成。

丰收节主场落地临海,还有一层含义。作为农业大市,临海202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31亿元,是著名的“中国无核蜜桔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这里孕育出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5个浙江省著名商标,并成功打造柑桔、杨梅两条省级产值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农业产业丰富度和综合实力稳居台州前列。

“作为我国首个为农民设立的全国性节日,丰收节既是庆丰收、展成果的平台,也是促进城乡互动、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纽带。”台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乡村振兴阶段转换的关键一年,此时在临海桃渚举办丰收节,是对基层信心的一次提振,也是对浙江农业新气象的集中展示。”

标签: 中国农民丰收节;临海;主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