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群白鹭在仙居县三桥溪畔的水域中翩跹嬉戏,时而低飞点水,时而悠然伫立。生态义警吴新洪迅速举起手机,将这灵动的一幕定格下来。
近年来,仙居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这群到访并安心定居的白鹭,正是最好的证明。

“在野外见到白鹭不算稀奇,但它们愿意留在城市水域,说明这里的环境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生态美。”吴新洪感慨。
白鹭成群,翩然入画,已成为仙居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这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离不开仙居县持续推进的生态警务建设。去年,仙居成立生态义警队,吴新洪担任队长,成为守护这片绿意的重要力量。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踏遍仙居的山林水域,用脚步丈量守护,成为仙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民间力量

除了生态义警,仙居的生态警务建设更体现在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今年7月的一个夜晚,横溪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河道中有微弱灯光。靠近后,电瓶的“嗡嗡声”让民警立即意识到有人在电鱼,当场将涉嫌非法捕捞的陈某等4人抓获。这样的夜巡,在仙居已成为常态。
统计数据显示,仙居公安共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政案件153起,刑事案件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和付出。
仙居还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生态防护网。在当地,无人机空中巡查、天网视频监控、车辆巡逻和人工踏查相结合的“空地一体”巡防模式,让生态违法行为无所遁形。今年以来,通过这种模式有效排查各类森林火灾隐患84起,森林火情同比减少60%。
在科技赋能的同时,仙居更注重激发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形成“守护共同体”。最生动的例证莫过于“隼隼警官”的故事:连续6年,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都会回到仙居公安大楼的空调外机上筑巢产崽。民警们为这位“老朋友”制作了专属门牌,尽量减少噪音干扰,还与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合作,安装监控实时守护。
如今,“隼隼警官”已经成为了仙居生态警务的形象大使。民警们通过直播红隼孵蛋、制作趣味短视频等方式,将生态保护理念广泛传播。这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正是仙居生态警务建设成效的最佳注脚。

在玉环,生态警务有着别样的蓝色韵味。
大麦屿港是国家级一类口岸,年集装箱吞吐量占台州港75%以上。在这里,玉环公安建立了港区海洋生态联勤警务站,联合边检、海警、海事、海关等涉海部门开展联勤共治。“地检融合”“警关联动”“海陆协作”……这些创新机制让玉环的海洋生态保护形成了合力。
今年休渔期以来,玉环公安与海警、海洋经济发展局联合执法,共破获非法捕捞案件6起,对19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更令人称道的是,玉环牵头组织环乐清湾流域的五地公安机关共同签署一体化生态警务战略协作协议,实现了跨区域协同保护。
生态保护离不开科技支撑。公安联合海洋经济、生态环境等部门研发的“两非”前科人员重点区域预警模型,通过智能感知系统,成功预警破获多起非法狩猎案件。海上走私实战模型则通过对船舶、监控等数据的智能分析,今年6月成功破获一起重大非法走私案件。
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执法效率,更构建起一道无形的生态防护网。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生态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从山水到海洋,从传统到科技,从政府到民间,台州生态警务正在用实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警察蓝守护生态绿,为这片土地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清晨时分,当更多的白鹭在仙居的溪畔翩跹驻足,当海鸟在玉环的红树林间安然栖息,台州的生态警务之歌,正化作这绿水青山间最动人的旋律。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