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台县始丰街道“文艺轻骑兵进村社巡演”活动带着精心筹备的戏曲专场,走进下科山自然村。丝竹声起、水袖翻飞间,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戏曲盛宴,让村民在家门口过足了“戏瘾”,也为乡村文化生活注入了浓郁的传统韵味。
当天傍晚,下科山自然村的文化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村民们扶老携幼,满怀期待地等待演出开场。“听说有越剧表演,我特意搬了小板凳来占位置!”65岁的村民陈阿婆笑着说,手里还帮邻居预留了两个座位。不到6点,戏台周围已坐满了观众,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大家脸上都满是期待。
随着锣鼓声敲响,演出正式拉开帷幕。首先登场的是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演员们身着精致的戏服,唱腔婉转悠扬,动作细腻传神,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深厚情谊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看得入迷,不时跟着轻声哼唱,有的还轻轻打着节拍。紧接着,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登场,欢快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唱词,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不少小朋友也跟着哼唱起来。
此次专场还特别加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天台乱弹选段《三请樊梨花》,高亢激昂的唱腔、富有张力的表演,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本土戏曲的独特魅力。“没想到还能听到天台乱弹,太亲切了!”村民李大叔激动地说,“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大人去看戏,后来很少能看到了,今天这场演出让我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
演出间隙,演员们还走下戏台与观众互动,教小朋友们简单的戏曲动作,送上印有戏曲元素的小扇子。“姐姐的水袖好漂亮,我也想学!”8岁的小女孩王梓涵拉着演员的衣角,眼神里满是羡慕。演员耐心地教她抬手、转身的动作,引得周围观众阵阵欢笑。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在《碧玉簪》选段“送凤冠”中落下帷幕,观众仍意犹未尽,纷纷鼓掌叫好,不少人还围着戏台询问“下次什么时候还来”。“这样的戏曲专场太对我们的胃口了!”村民张大爷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看歌舞,但我们老一辈还是爱听戏曲,希望‘文艺轻骑兵’多来村里演几场,让我们过足戏瘾。”年轻村民周先生也表示:“以前觉得戏曲离我们很远,今天看完觉得特别精彩,还能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很有意义。”
始丰街道文化站负责人介绍,此次戏曲专场是“文艺轻骑兵”巡演的特色环节,旨在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我们前期调研时发现,不少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对戏曲情有独钟,所以专门策划了这场专场。”该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还会根据不同村社的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的文艺活动,让文化服务真正送到村民心坎上。”
夜间渐深,但村民们谈论戏曲的声音仍在广场回荡。这场戏曲专场不仅为下科山自然村带来了欢乐,更让传统戏曲在乡村焕发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文化振兴奏响了动人的乐章。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