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过,酷暑渐近
突然想起小时候的那口老井
在那个没有自来水没有空调的年代
井水,实在是太重要了
井水的冬暖夏凉
陪我们度过炎炎夏日
也陪我们走过瑟瑟寒冬

有人说井是乡愁
一口井承载了好几代人的记忆
每口井都带着岁月的痕迹
在路桥,好多地方还留存着那些老井
圆井、方井、六角井……
虽形状不同,承载的感情却是相同的
今天,小编带大伙儿认识一下那些井
顺便问一句
你还记得老家的那些井吗?

山羊混井
宋代古井
据传,当年该地有“混、清、咸”三口井,该井为混井,井水呈乳白色,又因位于牛山西侧,故亦称“牛奶井”。井深约4.8米,井壁以块石砌成。
坐标:桐屿街道山羊居真如寺大门前

泉井
宋代古井
又称“漩井”。据《康壕张张氏宗谱》记载:张国灏,字古泉,为吏部侍郎张文玉次子,于北宋真宗天禧年间赴京应试,途中以拜奠先祖张璘夫妻墓,停留就读于羽委书院和丹崖书院,娶方家垷蔡氏,卜居泉井,移居郭屿岙,发展到康壕张。张国灏字古泉,其地有井,因称泉井。该井位于泉井老街丁字街的中心,泉井街市的发展就是围绕着此井扩展开来。
坐标:横街镇泉井村

下岙圆井
宋代古井
该井深约1米,井壁以乱石垒砌,风化较为严重。
坐标:峰江街道谷岙村下岙自然村中部

塘后方井
清代古井
该井深约3.5米,井壁以块石砌筑。井周边自然环境良好,水质清澈,目前仍为附近居民做生活用水。
坐标:螺洋街道螺洋居莲花山西北面

溪坑头方井
清代古井
该井深约1.5米,井壁以乱石砌筑。该井水味甘洌,经年不涸。
坐标:峰江街道谷岙村西北面

海燕方井
清代古井
该井深约3米,井壁以块石砌筑。
坐标:金清镇海燕村北部

禅林古井
始建年代不详
又称“晋井”、“绵丝井”,据传一卷绵丝探不到底。现井深8米,清泉甘洌,大旱不涸。
坐标:峰江街道白枫岙村香严寺(禅林寺)东侧

霓岙井
始建年代不详
又称“水眼井”。《嘉定赤城志·卷二十四·水·黄岩》载:“水眼,在县东南五十里泥奥山下。高仅如盆,深不满三尺,大旱时随汲随满,人颇异之。”
坐标:金清镇霓岙村
随着时间的流逝
很多老井被毁、被遗弃
或者成为了摆设
它们有的长满青苔
有的周身坑坑洼洼,不再完整
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一口老井
那就请小小地停留一会儿
细细地打量一下,听听它的故事
也许你就会读懂
它曾是人们生活中
那道无法取代的最美的风景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