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临海沿江镇长潭河沿线人头攒动。全镇800多位党员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抽了水的河道里,卷起裤脚挽起袖子,有的捡拾河底的垃圾,有的清理淤泥。家住河边的不少村民见状也纷纷赶来帮忙。
自从年初省、市动员部署“五水共治”工作以来,沿江镇以治污水为先导,推进防洪水、保供水各项工程建设,聚合全民治水力量,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全镇38条河流面貌一新,惠及百姓的涉水工程正逐步发挥着各自作用……
强势治理污水,两周消灭垃圾河
在沿江镇兰道村,长潭河流经的河道边,工人们正在修葺全新的护岸。河边一块明显刚刚平整完不久的空地上,一些垃圾和杂物整齐地堆叠在旁。
“以前河里垃圾乱扔,河边违法建筑乱搭,实在不成样子。”兰道村村委会主任王仕富说,通过前阶段的治污和拆违,眼下村里正打算完善河道景观,同时在拆违后的空地上新建一个村民休闲公园。
在沿江镇近68公里长的河道沿线,像兰道村这样的治水事例还有很多。年初,沿江镇只用了两星期就完成了“消灭垃圾河”的任务。
针对隐藏在沿河违建中的非法拆解、电镀等小作坊是造成河水黑臭的“罪魁祸首”,该镇还借助“斩污除患雷霆行动”,一举查处29家非法加工点。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分别对接辖区内14家重点污染企业,加强日常监管。
此外,沿江至今仍有13个村没有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改造。为此,该镇倒排计划,积极规划,计划分三年使所有行政村均实现集污纳管。“今年首先安排了4个村的改造工作,计划6月动工,争取10月完工。”镇党委副书记周能说。
推进涉水工程,三管齐下筑基础
“五水共治”启动以来,沿江镇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三管齐下,以工程建设为抓手,努力改变着全镇水利状况。
在灵江边的长甸堤塘,加固工程已经全部完工。2.15公里长,投资900多万元,以50年一遇建设的新塘将江水牢牢镇住。
“过去一到台风天,以前的土坝根本挡不住洪水。‘云娜’台风时附近楼房甚至淹到了二楼。”副镇长于凌敏说,如今随着堤塘的加固,这种遭遇已成历史。
包括桩头山下仇防浪墙工程、红光海塘加固工程、下湾排涝闸改造、清潭头龙喷水水库储水加固工程等,今年,沿江共安排有11项“五水共治”基础设施项目,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就有5个。
为解决镇里亭山区块用水紧张的局面,沿江镇还和临海市水务公司合作,在灵江江底铺设管道,从临海涌泉水厂跨江引水。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成后可日引水12000吨,能够解决该镇西岑、红光两村2万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紧缺问题。
上下齐心参与,建章立制造氛围
在临海市今年开展的“千企联村助治水”活动中,各非公企业和在外经商人士纷纷认捐,为治水筹款。截至5月8日,沿江镇的大小企业共认捐420万元,认捐金额在临海全市排名首位。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沿江上下参与治水的热情。”副镇长金光辉颇为自豪地说。
在沿江46个行政村,治水也正在融入村民生活的点滴中。在下洋岙村村部,记者看到,墙上的村规民约就明确规定:“凡村民在河边乱倒垃圾,查实一次罚款500元。”金光辉告诉记者,这一条是为响应“五水共治”而在今年刚刚写进所有行政村的村规民约里的。
在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沿江还以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为组长,成立了5个巡查组,分片区每周一巡。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治水小分队。镇里还拨款购买了10艘船用于清理河道垃圾,并按河道长度每公里补助3000元帮助村里建立保洁员队伍,保证了每个村都至少有一名河道保洁员在岗。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