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金融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陈耸
此前,国内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依靠“人口红利”,即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对便宜的人工价格,如今这个优势正在丧失。用工荒正成为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现达到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1.91个百分点,到2015年时,中国劳动人口将不再增长,18到29岁的劳动力数量将显著下降,而50到64岁这一年龄段的劳动人口数在2015年后会明显增加,不少人指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逐渐到来。
除了“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制造还面临人均增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竞争优势小等问题。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鉴于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就说道:“中国经济到了今天,不转型我们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用机器代替人工将会是一剂有利的催化剂,能加快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步伐,从而推动制造业的升级。
从台州企业的实际案例来看,“机器换人”,已经不是企业想不想做,而是不得不做的问题。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使许多原本利润微薄的企业几乎没有利润,而大量的人工操作,也不利于质量控制和企业管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过去人工成本低,大量的工人做的是完全机械的工作,人变成了机器。而新生代的工人,不再愿意被当成机器。可见,“机器换人”换来的是节省人工、稳定质量、便于管理。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机器换人”初期投入较大,对企业软件的提升要求更高,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难点,特别是对类似台州这样具有众多小微企业的地区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就需要政府或者是产业集群之间提供相关支持。台州的不少产业集群特征比较明显,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在设备和技术研发方面给予扶持。
而对于“机器换人”后,从制造业分流出来的劳动力,应当鼓励他们大量进入到第三产业中。当前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都将极大地吸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其转移,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平均超过了75%,而在同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只有32.4%,差距巨大。
可见,“机器换人”以及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才刚刚起步,因此,需要政府在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尽快培育一些有优势的行业,同时,加强对就业人员的职业引导,让更多的年轻人转到第三产业中来。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