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大山里的独居老人不再孤独
今年重阳节,住在城南镇岙环一座山里的几位老人,早早地开始盼望了,他们说,那一天有人会来看望他们。
这是一座不高的山,年轻人早已逐个搬下山,就剩下7个老人留守。平时很少有人上山,这群老人几乎与世隔绝了。这个重阳节,一群带着红帽子的年轻人来了,为他们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不只是这些老人,在深山里,在农村,很多独居老人的生活都因为这帮年轻人,悄悄地改变着……
山里的老人第一次过上了集体生日
重阳节当天中午12点左右,老人们就在村子里准备开了。他们在屋子前收拾出一块空地,摆上了桌子、凳子。“中午不要到处乱走,有客要来,还要给我们过生日呢。”老人们互相转告着。
中午12点半左右,几辆车子驶进了这个山坳里,来的都是老人们的熟客。
“你们来啦!”车刚停稳,看到有人从车上下来,一位老人立刻迎了出来,“等你们好一会儿了,大家都在呢。”老人跟每一个人都打了招呼,并赶紧去把邻居们叫出来。
这群进山的年轻人,每人都戴着一顶红帽子,一下车,他们就开始往外搬东西。老人们说,他们都是好心人。
其实,他们是来自城南义工分会的义工。这次来,除了给山里的7位老人带来了长寿面、按摩锤等物品,义工们还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城南义工分会的会长张金华说,这次活动他们计划一段时间了,想到好几个老人从来没有过过生日,趁着这次重阳节,给他们过一个集体生日。
搬来凳子,7个老人排排坐,等着义工们分蛋糕。吃着手中的奶油蛋糕,互相看着大家嘴角沾上的奶油,几个老人哈哈大笑。其中一位老人还捧着蛋糕急着要回家:“我要拿回家给老太婆吃,她爱吃。”
老人蒋定夫说,家里孩子经常过生日吃蛋糕。自己虽然也过过生日,不过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个大蛋糕过集体生日,这辈子还是头一次。
“这个按摩锤一头用来按摩,另一头还可以挠痒痒。”义工向老人演示了按摩锤的用法。“这个好,我正想买一个呢。”一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吃完蛋糕,送上了带来的物品,几个义工摆开了工具,准备给老人们理发。“我头发长了,就等着你们来给我理呢。”蒋定夫说,这一两年来,自己的头发全是这几个年轻人理的。
“他们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手中的蛋糕吃得干干净净,一位老人眯起眼睛笑了。
“暴脾气”成了“开心果”
城南多山,这几年下来,阿华的义工团队几乎把这些山跑了个遍。他们一直在关注山里独居的老人们,为他们送去温暖。这次给老人们过生日,也只不过是上百次进山活动的一次。
义工刚进山时,老人们可没给义工“好脸色”。他们警惕地打量着这些闯进山里来的年轻人,即使接受了礼物,还要问一声“你们是来推销的吗”。
家住城南镇后里村的吴一根老人今年81岁,是附近一带有名的“暴脾气”。在义工走进他家之前,大家就听说了他不少“坏话”。邻居们都议论,老吴不好相处,脾气比较差,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邻居吵过好几次了。
阿华说,3年前第一次见到吴一根是在他家里。虽然是大白天,房间里却显得昏暗,老吴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因为受过伤,又不经常走动,老吴的其中一条腿严重萎缩,变得与手臂一般粗了。
义工给老吴送来了生活用品,还给他量了血压,一量才发现,老吴的血压高得吓人。
老吴说,自己很少量血压,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多少。
自那次后,吴一根成了义工们“敲敲门聊聊天”的结对帮扶对象。他们经常来看他,陪他说说话,同时还帮他定时测量血压,还联系了镇卫生院,给他开了降压药。
两三年的功夫,老吴的血压被成功控制住了。“我们前几天刚给他量了一下,已经在标准范围内了。”阿华说。
而最大的改变是,有了义工们的陪伴谈心,老吴的心宽了。现在的他每天都笑呵呵的,身体也比以前硬朗多了。
“这些年轻人真的很好。”老吴说。
“邋遢大哥”不邋遢了
因为智力有些问题,吴米增老人看上去憨憨的,义工们都亲切地叫他“憨大哥”。
遇到义工之前,憨大哥邋遢得像个“野人”。胡子长到了胸口,头发也肮脏凌乱,上面还粘满了垃圾,因为生活不能自理,憨大哥除了接受兄弟、邻居的接济,只能经常从垃圾桶里翻吃的,生活十分窘迫。
3年前,憨大哥家里来了一群义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他洗澡,帮他剪掉肮脏的头发和胡须。从此,憨大哥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爱吃八宝粥、米面。”义工对于憨大哥的喜好了如指掌,专挑他爱吃的送。
有一段时间,憨大哥的兄弟住院了,义工听说了以后,在此期间轮流给憨大哥送饭,一日三餐足足坚持了25天,直到憨大哥的兄弟出院。
眼看着憨大哥居住的房子越来越破旧,去年上半年,赶在台风来临前,义工们决定为憨大哥修房子。
在阿华的QQ空间里,还保留着那时候的照片。记者看到,义工们自己上阵,搬砖搬瓦,为憨大哥盖起一间避风挡雨的房子。
“我们每次到城南看望老人,第一个看的就是憨大哥,因为最让人放心不下就是他。”阿华说。憨大哥在义工的陪伴下,人也越来越精神,经常拉着义工说话,说得最多的,就是义工给他们送来了多少东西。
阿华说,义工们为他做的事,他其实心里都清楚。
陪老人说说话谈谈心
本报记者王悦
给老人送生活用品、给他们过生日、帮他们剪头发,阿华说,其实老人需要的只是陪伴。物质上真正缺乏的并不多,精神上的贫乏才让老人们郁郁寡欢。
最近,网上一个流传的小故事,触动了很多人的心。
父亲75岁了。一天,窗外飞来一只乌鸦。他问:“这是啥?”儿子说:“是乌鸦。”过了一会,父亲又问,儿子吼道:“说了是乌鸦,你怎么回事啊!”后来有一天,他翻开40年前父亲的日记。“今天儿子三岁了,他指着乌鸦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乌鸦。他又问,我又回答。他问了11次,我答了11次。”
面对这个故事,不少网友唏嘘不已。父母日渐衰老,我们做到的,可有当初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二分之一?
阿华说,其实老人们更像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存在感。有人陪着说说话、谈谈心,那些老人们的生活因为义工的帮助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心态也因此改变。
跟着义工去看望老人时,记者感受到了每一位老人的热情,即使平时不爱言语的老人,也像孩子一样开心,说起自家儿女时,更是絮絮叨叨有说不完的话。在离开时,他们会送出好远,念叨着“太让你们费心了”。即使车辆远去,他们仍站在原地不停挥手。
这些老人的热情也是义工们得以坚持下去的动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代替很多子女去照顾他们家里的父亲母亲。
希望子女们经常回家,只是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就好,这是阿华和义工们的感触,也是所有老人们的期盼。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