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过度素食或造成糖、脂代谢紊乱
在不少报刊杂志对素食的报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饮食问题,于是纷纷开始拒绝油腻转吃素食。可是一味的吃素就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长期素食会造成贫血和营养不良,多数素食者的膳食中会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使身体消瘦,引发贫血。素食者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容易导致身体的糖、脂代谢紊乱。
案例:专门吃素,血脂不降反升
退休后的杨大爷脸圆、腰圆、全身圆,行动起来憨态可掬,经常被小孙女取笑为“慢羊羊”。杨大爷能这么福态,皆因他从年轻起就胃口好,吃嘛嘛香。
然而,半年前的例行体检,却结束了杨大爷大鱼大肉的饮食生涯。血脂高的化验单、脂肪肝的B超结果,让杨大爷遭到家人的集体“批判”,老伴儿更是身体力行,强行更换了杨大爷的食谱:每日三餐都是蔬菜,难得见到一点肉腥,连食用油都必选植物油。
6个月后他到医院复查,各项指标虽略有下降,但甘油三酯仍居高不下,低密度脂蛋白也偏高。杨大爷郁闷了:“自己都快成吃草的羊了,血脂却还有问题,总不能把饭也戒了吧?”
素食者常走进的三个误区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素食就等于健康,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殊不知,论胆固醇的来源,1/3由食物生成,2/3却是由体内自身合成的。由于影响血脂合成和代谢的因素相当复杂,尤其是机体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紊乱时,只是控制肉类和胆固醇的摄入,血脂异常的情况未必能得到改善。因此人们在食素期间,往往会陷入3个误区:
误区1:主食过多。既然不能吃肉,那就多吃米、面吧,总不能让自己饿着。问题是,现代粮食加工非常精细,含有大量容易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超过身体的需要,就会在人体内转化生成甘油三酯储存下来。长此以往,高血脂就是必然的了。
误区2:选择不当。有的女士为了保持身材,很少吃主食,更少碰荤腥,但是血脂却年年偏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在于她们从一些不明面的吸取了这些脂肪,女士们日常钟爱的瓜子、板栗、花生、核桃等坚果其脂肪含量高,甜品和奶昔之类的食品含糖多,过多摄入这类食品反而很容易导致脂肪堆积。这样虽然这些女士看上去日常吃的很克制,但是却起不到很大的减肥作用,然而素食带来的营养不足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才会有很多减肥女性减肥效果不明显却皮肤苍白,面无红光,食欲不振,甚至发生晕倒的情况
误区3:营养不足。素食者最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因为维生素B1、B2、B6等在奶、蛋、肉、鱼中含量较丰富。而B族维生素参与调节糖、脂代谢,促使其转化成热量而被消耗,若素食者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糖、脂代谢紊乱也就不奇怪了。
长期吃素反倒不利于健康
长期素食会造成贫血和营养不良,多数素食者的膳食中会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引起人体的氮元素缺乏,使身体消瘦,引发贫血。
长期素食会造成智力下降。不少素食者长期坚持素食会发现自己的心境平静,甚至发现其对什么事物都不敏感,后知后觉,情绪非常平稳。不少人认为这是素食带来的豁达心境。其实不然,主要原因是长期素食者缺乏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导致脑部正常功能发育受损,脑部细胞营养不足,智力下降,对外界的反应迟缓。上班族如果长期坚持素食会造成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不利于正常学习和工作的开展。中老年人长期素食会提高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
长期素食会造成缺钙等疾病的发生。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锰元素,人体是很难吸收的。相反,肉类食物中所含的锰元素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人体缺锰就会影响骨骼发育,引起周身骨痛、乏力、驼背、骨折等疾玻头发变白、牙齿提前脱落、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长期素食会造成抵抗力下降。长期素食会造成身体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导致身体抵抗力明显降低,易患传染玻每次换季,素食者都比较容易患上感冒等流行传染病,对于一些病毒的抵抗力也比均衡荤素者差。老年人不能长期食用素食,否则不利于健康长寿。 长期素食会影响性功能。男性不适宜坚持长期素食,因为素食难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足量蛋白质。而当蛋白质偏低时,其睾丸的激素分泌会随之降低,会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同时不利于性生活。
长期素食也可能致癌。很多人认为肉食是造成体内酸性环境的元凶,而体内酸性环境是诱导疾病癌症发生的根源。事实上,长期素食也可能致癌。蛋白质的缺乏是胃癌发生的一级警号。同时,素食会造成素食者抵抗力的下降,对多种疾病和癌症病毒缺乏抵抗能力。素食者是肠胃癌症和肿瘤的多发人群。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