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温岭一群外来人员自办“老乡相亲会”
2013年09月25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婚介成功率低且不放心,外来务工人员的婚恋成难题

  当天,虽没人成功牵手,但他们说,相亲会还会继续办下一场

  记者 颜玲佳 见习记者 金许斌 文/图

  吴顺俊今年28岁,在老乡圈里,他算得上是“大龄男青年”了,在成都老家,很多人都是一到法定结婚年龄就领证了。吴顺俊的父母为此愁白了头,儿子“一大把”年纪了,还没有找对象,如何是好。

  “我堂妹今年25岁,孩子已经3岁了。我的情况,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自己也着急,但是遇不到合适的,这也没办法啊。”吴顺俊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们办了场自己的相亲会

  刘继光跟吴顺俊是老乡,都是四川射洪县人。在中秋节前,他们就开始策划一次“川渝籍交友相亲会”,“我身边的很多老乡没有找到对象,我的人脉广一点,就想撮合几对。”

  这场相亲会在9月18日举办,这是中秋小长假放假前一天,刘继光和几个老乡在温岭九龙商业街举办了一场户外相亲会,来参加的都是老乡群里的成员。“这个群本身就比较活跃,而且里面的人都经过身份认证,比较可靠。”

  来参加相亲会的有二三十人,路桥、黄岩、椒江等地的老乡一下班就赶了过来,吴顺俊就是其中一个。他长得清秀,身高也挺高的,和几个亲戚在黄岩办了一个小公司,做塑料销售。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平时工作忙,得到处拜访客户,几乎没有时间交友,平时的工作圈接触到的基本都是男生,“真的忙,一点时间都没,很多时候是两点一线的生活。”

  尽管家里催得紧,但吴顺俊一直没用心找过。面对“为什么不通过婚介所找?”的提问时,吴顺俊说,对婚介所自己不太放心,“婚托太多了”。

  作为过来人,刘继光为这次相亲会花了很多心思,抢椅子、吹气球、文艺表演等。主持人姜芳也是四川人,她的歌唱表演一度将晚会的氛围推至高潮。尽管如此,一些需要上台比赛的节目还是遇到冷场,“即使有意向,很多人还是不好意思表达。”刘继光说,现场也有些人交换了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私下也可以联络。“办这样的相亲交友会,其实不仅是帮助单身男女青年解决个人问题,还可以联络老乡间的感情。”

  虽然当天没有人成功牵手,但是刘继光说,还是会继续办下一场相亲会,接触的人多了,自然会找到投缘的。

  收入和学历两低人员,婚介所拒收

  昨天,记者走访了几家婚介所,在椒江和黄岩都有分店的一家婚介所负责人陈女士说,婚介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单身男女牵线,而外来务工人员的成功率很低。做了几年生意,婚介所意识到,即使报了名,这些顾客也不会从中受益,现在基本不再接收收入和学历都低的人员报名了。“这么做,我们也很无奈,作为婚介所,都希望来我们这报名的人越多越好。”

  但是,陈女士说,有时候也有例外,如果男方特别优秀,他们会接收,“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找的还是他们各自户籍所在地的姑娘,与本地牵手成功的很少,所以这也局限了他们的交友范围。”

  不过,相对于男的来说,外来务工人员中,女性比较好找。陈女士说,这一群体男女比例有些失衡,女性还是偏少的。

  收入偏低制约未婚者婚恋

  来我市务工的人员中,年轻人占大多数,正值恋爱、结婚的年龄。在部分行业中,外来工的男女比例有些失调,比如机械、建筑、模具行业,男多女少的情况十分明显。

  而外来务工人员交友、婚恋的社交活动范围大多集中在企业、行业内或老乡群,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收入偏低。“2000元左右的收入,让很多女方觉得没有安全感。”陈女士说,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多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而且绝大部分长期从事苦、脏、累的工作,这样的条件难以吸引异性组织家庭。

  因此,未婚的外来务工人员常常会陷入“谈婚论嫁难”的尴尬境地。

  刘继光觉得,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还有个原因。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性格比较内向,没什么恋爱经验,即使对对方有感觉也羞于表达。他说,继续组织这样的相亲会,或许是帮助老乡们解决婚嫁问题的最好途径。

来源: 台州晚报  作者:  编辑: 朱展翼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