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小小的香烟,背后连着7.4亿二手烟受害者。据铁路网9月11日报道,国务院刚刚发布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明年起,在动车上或列车其他禁烟区吸烟,最高可罚款2000元。
其实,这只是近来众多禁烟举措之一。2012年5月,中国控烟形象大使彭丽媛身着印有“被吸烟,我不干”的T恤,向社会呼吁保护被动吸烟者的健康权利,共建无烟环境。同年,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等七家机构以及近100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要求撤销烟草专家谢剑平的院士资格。2013年6月,在国家卫计委组织拍摄的公益广告中,百度CEO李彦宏号召,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健康权利,大声对吸烟者说出“我不干”。
一句“被吸烟,我不干!”道出了无数二手烟受害者的心声。但现实生活中,当烟雾在身边缭绕时,有多少人会理直气壮地站起来指正他们的行为?又有多少人最终只能沉默地走开?恐怕,多数人都属于后者。
近日,媒体一项调查显示,在公共场合看到别人吸烟,八成人反感但不会劝阻。问及原因,“不好意思”、“怕遭白眼”、“没权管”占了多数。餐厅、酒吧里,即使有明令禁止吸烟的标志,但一些消费者就要吸根烟,服务员硬去管这些“财神爷”,岂不是自断财路?会场上,位高权重者说到高兴时,点根烟,哪个下属敢站出来对上司说“不”?哥们相见,掏出烟来寒暄问候,谁又好意思去扫了他人的兴致?于是,很多时候,对于吸烟者,我们是“敢怒不敢言”。
事实上,二手烟的危害几乎人人都能说出一些:伤心伤肺、影响智力、癌症高发、容易早死;国家针对二手烟颁布实施的“禁烟令”也颇为用心,早在2003年,我们就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决心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实现100%禁烟。
可结果呢,却令人感到沮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缔约国控烟效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控烟履约绩效得分在14国中位居“倒数第二”;在贴着“严禁吸烟”的医院、学校等重点禁烟场所,仍有烟民翘着二郎腿悠然地吞云吐雾;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反而不断增加……
“公共场合禁烟”犹如一场持久战,要想打赢它,必须有越来越多的“抗战者”站出来,发出合力。首先,政府要有所担当,不能为眼前的经济利益去支持烟草行业,同时要规定具体而严厉的惩罚措施、明确具体的执行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并实行问责。其次,媒体和公众人物,要发挥影响力,营造禁止吸烟的氛围,让整个社会感觉到,在公共场合吸烟就是“缺德”,就该令人唾弃。最后,每个公民都要勇敢、大胆、坚定地对吸烟者说出“我不干!”让他们在众人所指下自惭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