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制工具,自创“四步法”,自绘路线图,11年来从未请过一天假
这位73岁的可爱老头说,自己没啥本事,就是不怕臭,耐心了点儿
别看个头不大、身材清瘦,绍兴越城区东湖镇仁渎村73岁村民张阿水是个打扫公厕的能手,他自制保洁工具、自创保洁方法、自绘保洁路线图,10多年来把村里16座公厕伺候得干干净净。每座公厕内无牛皮癣、无污渍、无异味,有些公厕连苍蝇也见不到一只。采访中,张阿水说,自己没啥本事,就是不怕臭,耐心了点儿。正因为如此,张阿水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耐心阿水”。
自制工具,自创四步法,自绘路线图
张阿水保洁公厕有一套
每天清晨6点多,张阿水就骑着三轮车出门了。车上,装满了铲子、刷子、清洁球、拖把、抹布等用于打扫公厕的全部“武器”,这些都是他自己的。
“村里发的保洁工具我用不习惯,且容易坏掉,自己做的实用、耐用。”张阿水说。尽管如此,10多年来,仅自制的扫把就用坏了100多把。
张阿水首先来到村里的1号公厕,它位于老年活动室旁边。停稳车后,张阿水搬下工具,径直走进男厕间,开始了他一天的“四步法”作业。
第一步,查看。仔细查看墙壁、天花板等处是否有牛皮癣、蜘蛛网等。第二步,冲洗。先用水冲洗大小便池,再用铲子、清洁球将池壁上每一处污渍清理干净。第三步,擦拭。用抹布擦拭墙壁磁砖。第四步,拖地。
不到10分钟,男厕清扫完毕。在确认没人后,他进入隔壁的女厕间继续作业。“做了11年,起初动作慢,清洁一座公厕要三四十分钟,现在熟练了,15分钟就够了。”张阿水说。
不仅仅是摸索出了保洁“四步法”,张阿水大脑里还绘就了保洁“路线图”。“从东向西,老年活动室、农贸市场、小桥头、小庙、花墙下、大园……”张阿水记不住公厕编号,但他清楚每座公厕所在的位置,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公厕的保洁。
每座公厕每天保洁两次,一般到下午5点多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村民居住分散,村里建了16座公厕
11年来老人从未请过一天假
14日下午,记者来到仁渎村,只见公厕规格一致,统一淡蓝色外墙,不见任何污迹,在村里很显眼。记者走进多个公厕踏看,发现公厕里没有牛皮癣、没有异味、没有污渍,地面瓷砖锃亮,有些公厕连苍蝇也见不到一只。
“太干净了,家里的厕所也没公厕干净,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公厕卫生状况也不如我们村的,这都是‘耐心阿水’的功劳。”村民施有康说,他退休前曾在上海工作。
“耐心阿水”是村民对张阿水的亲切称呼,在村民们看来,张阿水能把村里16座公厕打扫得如此干净,最主要的是他不怕臭、有耐心。
仁渎村委负责人张水华说,他们村本地和外地人口加起来只有1800多人,但居住较为分散,从西头走到东头,老年人步行要20多分钟。为了方便村民如厕,2010年新农村建设时,经过改造及新建,公厕达到16座。
“这10多年来,张阿水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他每天穿梭在16座公厕间,从来没有因为卫生问题被扣过分。他一个人脏了、累了,却干净了580多户村民。”张水华说。
其实,张阿水的子女早已劝他停下来歇一歇,但张阿水没有答应。“我并不在乎每月2000元的工资,我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再说对清洁公厕这件事也有了感情。”张阿水说。
仁渎村有省级卫生村、越城区十佳清洁村等20多项卫生类荣誉。张阿水个人也连续4年被越城区评为环境卫生优秀保洁员。
《绍兴晚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