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红旗第一飘 老区再出发!感受三门亭旁乡村振兴新气象
2019年08月14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施力维 赵静 县委报道组 李贝妮 鲍雯霞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8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力维 赵静 县委报道组 李贝妮 鲍雯霞)8月的清晨,三门县亭旁镇初心广场上,10位党员志愿者右手握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阳光照耀下,红色党旗雕塑,熠熠生辉。

  亭旁,红旗高高飘扬91年。1928年5月,革命先贤在这里打响了浙东武装革命的第一枪,并建立了浙江第一个红色政权——亭旁区苏维埃政府。从此,“浙江红旗第一飘”成为这片土地最深刻的印记。

  如今,在青山蓝海间,“赤胆忠诚,一心为民”的亭旁起义红色精神,成为了三门人的精神坐标。它诉说着往昔岁月峥嵘,指引着老区奔跑再出发。

  近年来,亭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以环境整治积蓄发展动力,推动百姓增收,乡村振兴。盛夏,我们来到亭旁镇,重走革命之路,亲身感受巨变。

  打响亭旁起义第一枪的任家宅院。

初心不改 红色资源撬动全域旅游

  午后,地表温度已经超过35℃。我们和亭旁的镇村干部徒步来到山根邵村的双狮岩下,已是汗流浃背。山脚边一条弯曲的石径通往山顶,道路两旁红旗招展,写有“亭旁红色之路”六个大字的牌坊静静伫立。

  这条路,是当年包定、叶信庄、邵茂蕃等诸多革命烈士,为了追求真理,反对压迫,披荆斩棘用生命铸就的革命之路。

  站在路口,时间仿佛回到了91年前。1928年5月,受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包定等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亭旁起义。枪声震惊了古老的山坳,也唤醒了沉默的劳苦大众。

  “革命路上每前进一小步,都是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行的包定烈士长孙包从广,已年过六旬,他望着莽莽青山,目光悠远深沉。

  “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这是包定烈士1930年就义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变初心。

  岁月流淌百年,双狮岩下,烈士们留下的“赤胆忠诚、一心为民”的亭旁起义精神,仍然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这8个字被永久镌刻在了亭旁镇初心广场上,并成为持续滋养当地发展的精神力量。硝烟已逝,但初心未改,如何做好服务,让老区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三门县委、县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

  与三门的沿海乡镇相比,亭旁镇不直接靠海,没有海洋渔业资源可以依赖。辖区又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全县三分之一的饮用水由亭旁提供,工业发展受限。

  三门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宝库,提出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并将其与北部湾区、鲜甜三门作为三门县主打的三张金名片,集全县之力加以推进。

  “亭旁起义精神拥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但一直以来缺乏系统、有效的挖掘。”亭旁镇党委书记奚捷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让红色资源成为了撬动革命老区全域旅游、鼓起村民腰包的重要支点。

  红色之路,山根邵村党总支书记邵全锡不知道走过多少遍,它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心。这两年,在县里、镇里的支持下,他和村民们一起,将这条全长5.7公里的红色之路清理修缮,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的组成部分。

  “修缮红色之路,既是一种精神资源的传承,也是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邵全锡透露,最近有一个投资额过亿的文旅融合项目,县里正在接洽中。

  除了红色之路,近年来,亭旁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包定公园、亭旁起义纪念碑、任家宅院等一大批见证了峥嵘岁月的红色遗址得到妥善修复。自去年3月以来,亭旁已经接待游客35万人,承接1300多次党性教育培训和主题党日活动,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红色旅游已成为促进了亭旁发展的重要引擎。

  参加红色教育的学员。

使命在肩 乡村振兴惠及万千百姓

  基础设施差,街道狭窄、村庄破旧,几乎没有游客接待能力,这是亭旁发展红色旅游面临的现实难题。

  面对诸多挑战,老区各级干部使命在肩。“革命老区不等于贫穷落后,要让老区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三门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县里以小城镇整治为契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亭旁红色教育基地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去年以来,当地累计筹集资金1.1亿元,对亭旁镇区进行景区化改造。

  众多基层干部分头对接项目,倒排时间,挂图作战,一年多的时间,镇区换了新貌。原本的农贸市场拆除了,建成如今的初心广场;赶集一条街摇身一变成了1928红色街区;街边的房屋做了外立面改造,清一色的“青砖黛瓦马头墙”风格……

  30多年前,包从广就从老家亭旁的住宅中搬出,到三门县城工作、居住。“现在的亭旁,既陌生又熟悉。镇上的面貌焕然一新,快认不出来;修缮的老宅,又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的时光。”包从广现在经常回到包定烈士故居,义务为各地游客做讲解员。

  再到亭旁的村里走一走,又是一番不一样的体验。依山傍水的岙楼村坑下片,青瓦白墙,窗明几净,清澈的水渠上点缀着绿植,有着浙派民居的独特韵味。

  这片民居是村里下山移民建的新房,在县里、镇里的支持下,岙楼村的19户农家,开办起了民宿,专门接待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客人。村里还专门开办了旅游公司,通过各大网络预订平台,统一运营民宿。100间房间,根据装修情况不同,每日房价100元至700元不等。

  “你看看我们在美团、携程上都是好评,碰到节假日、红色教育学习团来研学,房间还不够。”村干部楼可掌熟练地划着手机屏幕说,岙楼有85套小康楼,如果全部投入使用,可以同时满足1200人左右入住,“小康楼里百姓宜居还宜业。”

  为了让村民们共享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三门县积极开展组织力提升工程,通过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推动各个村庄按照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这两年,生态稻米、高山茶叶、罗幔杨梅、古法红糖、粉丝豆面等特色农产品,让亭旁农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

  “我们会把这些农副产品加以包装,打造‘亭旁1928’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另一方面,在1928红色街区和包家小巷,布局一批非遗民俗作坊和亭旁百工展示馆,现场演绎古法制面、制糖、制糕等。”奚捷说,通过“接二连三”的产业带动,全镇所有经济薄弱村今年有望全部“消薄”。

薪火相传 亭旁精神鼓舞前进士气

  亭旁6万人口,3万人在外打工。曾经的小镇,田野青青无稼穑,门前老者两三人,村庄空心化。

  随着这两年村里“红色旅游”越来越旺,在家乡的召唤下,不少在外的亭旁乡贤、游子,开始回乡创业。

  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今年年初亭旁镇专门编印了《红色文化乡村振兴项目指南》。包括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在内的16个项目在指南中逐一列出,政府部门还会在创业期间提供服务。

  绿馨家庭农场主郑海亚刚刚回到上蒋村时,有三分之二的田地几乎处于无人耕作状态。看准现代农业发展前景的她,毅然辞去在城市的工作,回到乡村,从农户手中流转了140亩地,种植蓝莓和火龙果等水果。

  “我们亭旁人有一种不畏艰难、拼搏奋斗的劲头,这种精神始终都在。”这两年郑海亚埋头田园,把绿馨家庭农场打造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绿色农场,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万元。农场常年需要劳动力,如松土、施肥、剪枝、喷药等,不少赋闲在家的老人来园区帮忙,增添了收入。

  除了创业青年,回归乡村的还有事业有成的优秀党员,他们带领村班子,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成为了先锋模范。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创意,同时将老一辈亭旁人的精神,薪火相传。

  在初心广场畔的服务驿站见到亭旁镇芹溪村村委会主任卢永军时,他正在给留守儿童准备夏日清凉的饮品。卢永军是浙江志愿服务领域的名人。拥有稀有“熊猫血”(RH阴性A型血)的他,早年在宁波创业,16年来奔走在全国各地,个人累计献血5800毫升,为众多病人提供了帮助,被评为“浙江好人”。

  这两年卢永军把工作重心放到了老家亭旁镇。“我从小喝着天门溪水长大,有能力一定要为这里的老百姓做点事。”回乡担任芹溪村委会主任后,他投身村庄发展,整治村内1500余米河道,筹资180余万元建设了村内到临海的道路。

  “传承红色精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每一天的行动上。”目前,卢永军在亭旁组织建设了亭旁镇红旗第一飘志愿服务队,以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社会志愿者等为班底,提供特殊关爱、帮扶救助、便民利民等六大块特色服务,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域化志愿服务。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如今,先锋队中的红色志愿者从最初的6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先后组织了400多场志愿活动,间接受益者达5万人。“赤胆忠诚,一心为民”的亭旁精神,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新的作用。

  碧水青山,阅遍世事沧桑。爬坡赶超的革命老区往“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进发的决心,从未像现在这般坚定。下一步,三门将以亭旁为起点,把沙柳、海润、健跳、花桥、横渡、蛇蟠等乡镇(街道)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带动三门全县乡村振兴。


红色亭旁大事记

  1928年1月——中共亭旁区委成立,包定兼任书记。短短几个月中,全区党团员发展到700多人,包家、任家、中门、南溪等地均建立了党支部。

  1928年5月23日——亭旁各地的武装农民180多人在丹邱寺集中,冒雨进军地主豪绅家,打响了亭旁起义第一枪。

  1928年5月26日——亭旁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成立。这是全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

  1929年3月——包定与陈祥同去杭州请示工作,不幸在武林路被捕,关押在浙江陆军监狱。他俩受尽严刑折磨,坚贞不屈。

  1930年6月——包定写了就义诗,在杭州松木场英勇就义,时年30岁。

  1949年2月17日——解放大军尚未渡江。地方武装就配合浙东游击纵队主力,一举解放了三门县城和亭旁镇,三门成为我省第一个解放的县。

标签: 亭旁镇;初心;三门县;起义;广场;乡村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