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其中,台州5所学校上榜。一起来看看~
台州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
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
台州初级中学
台州市第一中学
台州市黄岩中学
浙江省温岭中学
播撒科学种子,绽放创新活力
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
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以“做中学、创中学、用中学”为理念,深耕本土资源,构建“一体两翼四驱”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以科学核心素养为“体”,以课堂教学与智美活动为“两翼”协同发力,通过模具、植物、动物、天文四大模块分年级驱动课程落地,让科学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学校先后获评首批浙江省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台州市少年科学院首批分院,近五年师生在省市区科技创新赛事中斩获212项奖项。
科学教师池松华用问题驱动孩子参与科学研讨课
一、多元课程体系,筑牢科学根基
在课程体系上,学校打造“基础+拓展+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自主研发《喷泉的研究》《模具智造》等5门校本课程,其中2门入选市级精品课程。同时推行STEM跨学科融合教学,通过“桥梁承重设计”“生态循环系统”等主题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学生跨学科学习参与率高达100%。此外,还将科技元素融入语文、美术、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形成12个跨学科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强化师资建设,助力教育提质
在师资培养上,学校依托浙江省池松华名师网络工作室,构建“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高校研修”三级培养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目前,科学教研组拥有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5名、市(区)名师及教坛新秀6人、硕士研究生1人。2024年,学校创新实施“双导师制”,聘请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副所长王鹏博士担任科技副校长,并联动台州学院等高校建立4个校外实践基地,为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注入新活力。
六年级学生到柑橘博览园参观学习
三、丰富实践活动,点燃科学梦想
实践活动方面,学校打造了“一月一节三赛”科技活动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月、创意发明赛、科普讲解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科学乐趣,在比赛中展现自我风采。同时积极开展“老科学家面对面”等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学家的魅力,激发科学梦想。
植根校园文化 赋能科学教育
台州初级中学
台州初级中学创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初名“广文书院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拥有七位院士校友(朱洗、冯德培、吴全德、池志强、闻邦椿、徐世浙、陈洪渊)。学校根植于校园文化,积极打造“院士文化”,传承崇尚科学的传统,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科创活动,在科学教育领域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获评浙江省院士科普基地、浙江省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学校、浙江省科学教育实验校。
多功能实验室
一、强化机制建设,筑牢科学教育基石
台州初级中学以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为标准,不断完善科学教育管理体系,将科学教育发展规划及各年度计划纳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确保科学教育有序推进。同时,优化原有 “紫藤之星” 评价机制,把科学教育融入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学校还积极建成 “浙江省院士科普基地”,为师生搭建起培育科学素养的优质平台。
二、深化课堂改革,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学校积极推进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改革,强化项目式、探究式、跨学科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例如 “校前广场亮化” 项目,引导学生融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通过实地测量、规划设计、施工操作等环节,有效激发学习内驱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学校加大科学创新实验培育力度,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提升探究能力,如定期举办八年级科学常规与创新实验竞赛。同时,强化实验探究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建立实验课程资源库,完善“科技创新”“信息学奥赛”等原有校本课程,新增“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种植”课程。
学生实验实践
三、联动内外资源,构建协同育人生态
学校积极搭建与浙师大、台州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平台,加强科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邀请专家到校讲学,有效提升教师科学教学水平。学校科创中心与台州市、临海市两级科技局、科研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保持长期合作,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拓宽科学视野;结合企业需求开展校内研究,多项成果被企业采纳或购买,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
创新驱动・素养为本
——台州一中35年科学教育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探索
台州市第一中学
台州市第一中学以35年科技教育经验为积淀,始终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目标,系统重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通过持续优化课程结构、变革学习方式及创新育人路径,不断推动特色化办学迈向新高度,逐步构建起以 “创新” 为引擎的多层次、立体化科学教育生态。
学校开展STEM教育活动周
一、基于“创新”的科学教育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层面,学校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导向,完成了科学课程结构的系统重构与课程开发范式的多元创新。课程体系被划分为四类:支持型课程夯实学科基础与核心概念,融合型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领域整合,拓展型课程对接前沿科技拓宽视野,创新型课程聚焦自主探究孵化原创能力。同时,围绕核心素养形成四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 以教材为基点延伸实践的学科延伸式、融合多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的学科交叉式、通过真实课题驱动学习的课题创生式、依托科技活动生成资源的活动积淀式,为科学教育搭建起层次分明的课程框架。
科学教育课程结构
二、科学教育项目式学习方式实践
在项目式学习实践中,学校实现了时空维度的全域覆盖与教学方式的深度革新。课程实施贯穿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及 STEM 周等全时段,空间延伸至教室、实验室、科普基地等多元场景,真正达成 “时时可学、处处能创” 的学习生态。在此基础上,学校推动 “三转三化” 教学变革:学习形态从课本记忆转向标准导向、从离散概念转向观念聚合、从符号理解转向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上创新采用个性化教学、表现性评价及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有效激活学生内生动力,“五彩豆腐” 项目便是这一实践的生动体现。
台州市第一中学通过课程体系重构与学习方式创新,构建了“素养导向、创新引领”的科学教育范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科学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动态适配路径,让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在校园中持续生长。
厚植科学精神 造就科技人才
台州市黄岩中学
台州市黄岩中学是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是中国宇航学会确定的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学校秉持“格致崇文 厚德笃行”的校训,坚持“为每一位师生可持续发展奠基”。办学125年来,共培养陈芳允、吴全德、黄志镗、方秦汉、池志强、章亮炽等6位院士,数以千计专家教授。近年来,每年有350余位同学考入重点大学,多名学生获得青少年科技大赛、信息奥赛、天文竞赛等省级一等奖。
“一体三级、两翼四群”课程体系
黄岩中学立足“培养具有‘格致精神、山水情怀’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围绕“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一体三级、两翼四群”富有黄岩中学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共有11门科学类校本课程被评为台州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学校深入挖掘校友人文精神及教育资源,建设航天航空创新实验室、天文创新活动教室、无人机实验室等新型航天航空特色教育教学空间,积极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劳动实践,通过完成项目化任务帮助他们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7名学生获国家发明专利,2名学生获国家实用专利。学校因地制宜,深度融合社会优质资源,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全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相关科学教育实验创新获得《中国环境报》等多家中央媒体报道。
学校科技展示活动
下一步,黄岩中学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①思想引领,实践筑基。深挖以6位院士为代表的校友科学家精神文化内涵,厚植学生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开发校本德育精品课程,将科学素养提升融入大思政格局。②设施完备,切合需求。更新创新实验中心,提供更加专业的科学实验器材进行更深层次的实验,以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打破校园围墙藩篱,进入科研院所、校友企业等科学实践场所。③素养目标,项目学习。以问题为情境,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项目的有序推进,推倒学科壁垒,在实践中研究真问题,推动科学教育跨学科融合创设与发展。
宗文隽德,求是创新
———以共生科学教育体系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
浙江省温岭中学
浙江省温岭中学创办于1847年,至今已有170多年办学历史,1960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81年5月被批准为省重点中学,1997年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05年被浙江省教育厅命名为百年名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2021年被评为首批浙江省现代化学校。
学校传承并发展 “宗文隽德,求是创新” 的办学理念,强调文德并举,重视文化传承;强调理新同源,追求科学精神。学校以 “科教立校” 为办学策略,坚持打造科学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
浙江省温岭中学浸润式共生德育框架图
目前,学校已基本构建起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科学教育共生体系,逐步形成具有温中特色的共生教育品牌,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及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提供了系统性方案。一是推行崇文求真的浸润式共生德育,厚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沃土。学校坚持以德为先,通过课程、活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让德育赋能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培养 “家国天下、致大尽微、身心健康、涵养丰厚” 的时代英才。二是开展数字赋能的精准化共生科学教育。依托大数据智慧校园建设,整合平板终端学习平台、学科网等教学资源,建立校本学科资源库、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库,搭建自主学习技术平台,构建起基于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和 “自主合作学习”、体现 “学为中心” 的共生科学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达成了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实现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数字化精准化共生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巡讲活动
在学校数字化精准化共生科学教育体系的推动下,教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各学科奥赛成绩稳居浙江省前列、台州市首位;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国际级评比中屡获佳绩。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多项教研经验案例获全省推广,2021 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先进教研集体。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