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联合公布“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椒江区(台州湾新区)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的陆岛联动低空先飞区试点。这标志着椒江携手台州湾新区推进“低空多元协同赋能陆岛联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将步入构建资源互通、产业协同的一体化发展的全新格局。
从“垦荒精神”到“飞天梦想”
大陈岛,这座镌刻着红色基因的“东海明珠”,曾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闻名。如今,海岛建设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受制于52公里的陆岛距离,仍存在着交通受限、应急救援响应速度相对迟缓等发展瓶颈。
2024年以来,椒江区与台州湾新区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动员部署会精神,围绕“低空+陆岛联动高质量发展”场景应用,在警航管控、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等多个关键领域发力,推动陆岛建设高质量发展,展现出了低空经济在陆岛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低空+”构建多元应用场景
未来,大陈岛“低空+”将不断上新,多元应用场景持续“破壁”,共同构筑低空生态圈。
“我们2025年计划开通‘低空+物流’航线3条,‘低空+医疗’航线2条,建成无人机起降点7个,推进‘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开通相关航线2条,培育低空新兴消费业态,推动‘低空+文旅’等场景eVTOL验证飞行。”椒江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低空物流和低空客运等常态化航线,将实现‘载人+文旅+物流’融合发展。”
“低空+载人客运通航”
“低空+载人客运通航”项目,将开通大陈岛与椒江城区、台州湾新区间的常态化低空客运航线,配套发展低空观光旅游业务,完善海岛低空载人运输服务体系。届时,从下大陈至台州湾新区通用机场、台州海上客运中心将实现陆岛半小时通达。
在环岛观光中,eVTOL等载人飞行器的引入,将打造围绕一江山岛和大陈岛等外海岛屿的“空中看垦荒”红色旅游线路,游客可以乘坐飞行器俯瞰东海碧波,重温垦荒史诗。
“低空+海事应急救援”
“低空+海事应急救援”项目实施后,无人机“30分钟黄金救援圈”可覆盖大陈领海全域,较传统执法船艇响应速度提升5倍,搜寻覆盖范围扩大3倍,大大提升了应急处理能力。
结合海空立体转运体系,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期,采用无人机先行投送救援物资,海巡艇、直升机后续转运送医的方式,可极大地缩短医疗救援时间,提升救援处置效率。
“低空+海事公共服务”
“低空+海事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则整合了无人机、海巡艇、远程感知设备等资源,借助CCTV、雷达、卫星网络等远程感知设备,发挥无人机实时巡航、AI识别及数据算法的优势,保障大陈岛航道、客运、工程、生态安全。
“低空+物流物资输运”
“低空+陆岛物流”项目,开通大陈岛与台州湾新区之间的常态化低空物流航线,可重点保障医疗物资、生鲜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配送服务。今年计划在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广场、军事文化主题公园、鸡笼头黄鱼养殖基地以及大陈岛民宿区等多地布局无人机起降点。通过陆岛无人机货运专线,生鲜冷链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大陈岛黄鱼实现了现捞先发货的“极速锁鲜”。
“低空+警航安全管控”
“低空+警航安全管控”项目,整合了气象与海上船舶信息,搭建海上数据分析平台,实现船舶航行与无人机飞行的全域动态监测,并通过“飞安行”平台与海事智能管控平台数据的深度连接,布设海上低空感知网和无人机防控设备,构建“全覆盖、全闭环”安全管控体系,全方位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陆岛联动背后的硬核支撑
大陈岛低空生态圈背后是扎实的硬核支撑。目前,台州已建成华东地区较完备的低空基础设施矩阵——
低空新基建中,拥有A1类通用机场1个、无人机起降场13处、5G-A通感一体基站8个、国家基准气候站1个,建成“飞安行”平台、海事智能管控平台、飞行服务管控中心等,并获批4条低空航路航线,具备全方位的低空飞行监控能力,可确保航空飞行服务信息数据共享及功能交互。
低空产业基础中,拥有彩虹、长鹰等低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8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企业研发中心12家,10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首台套”、获授专利477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58项。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