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文化产业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2025年04月17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詹友平 泮昊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4部门公布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台州市的黄岩区名列其中。立足当地特色,深耕文化产业,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黄岩是如何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的。

石窟活化利用 引进现代业态

反哺乡村建设

一眼越千年。走进位于山下郎村的黄岩石窟,千年古迹与现代美学相互交融,移步异景,身在其中,让人陶醉不已。“以前比较破败,现在成了我们台州的城市客厅。我们可以在这里看看展览,喝喝咖啡,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游客高女士说。

黄岩石窟自唐代起,就是筑城、铺路、造桥、民众建房等所需石板石条的取材地。经过千年岁月的打磨,石板仓形成了千奇百怪的人工洞窟,仿若一座神秘的地下宫殿。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些洞窟逐渐废弃。前些年,山下郎村也曾想挖掘洞穴资源,搞乡村旅游,但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加上管理经验不足,效果并不理想。

“以前我们村里自己搞旅游开发,后来放弃了五年多,因为有安全隐患。”黄岩区江口街道山下郎村党总支书记周洪刚说。

2023年,由第八届瑞士建筑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徐甜甜团队主导的黄岩石窟活化利用项目启动,以“最小干预、建筑针灸”的理念,“因窟制宜”,通过“空间设计+文化建设”两核驱动,对石窟群落进行生态修补与激活。同时,结合石窟的建筑文化特色,引进了朵云书院、月球咖啡等知名业态,让石窟既保留了传统的历史韵味,又彰显出现代生活的烟火气息。

“这种洞穴半露天的自然条件,在整个江浙沪都非常少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咖啡,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游客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月球咖啡负责人郭林说。

“我们根据石窟非常独特的建筑结构,植入了不同的业态。并且,我们会经常举办一些年轻化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来此体验。所以这里不仅是一个新的景区,更是一个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黄岩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茵说。

今年1月22日,黄岩石窟以全新的姿态向游客开放,并迅速成为了新晋旅游打卡点。

“我们村里一年的租金收入就有35万元,另外还有门票收入提成,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周洪刚说。

“石窟从1月22日营业至今,门票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00多万元。我们每卖出一张票,都会有一部分资金重新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我觉得这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很好范例。”杨茵说。

深挖非遗文化 开发工业旅游

村集体参股分红

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在黄岩,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黄岩宁溪镇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的酒窖里,一个个酒坛子排列整齐,坛身长满“长毛”,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酒香。宁溪地处长潭水库上游,好山好水加上传统酿酒技艺,使得宁溪酒香千年不断。1958年,黄岩宁溪酒厂成立,后改名为台州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

“依托金山陵自己的非遗糟烧技艺,我们把它宣传出去,把这里打造成省里的一个工业旅游基地,同时也成为了我们中小学生的参观实践基地。通过这些方式,打响了金山陵的知名度。”宁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牟跃说。

如今,走进金山陵酒业,游客不仅可以参观生产车间、酒窖,了解制酒的全流程,还能在非遗馆里品尝美酒,体验制酒过程。

通过深挖非遗文化,开发工业旅游,金山陵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公司的经营也越来越红火。2023年,“宁溪金山陵传统糟烧酿制技艺”更是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几年,金山陵还从酒的品质、内涵、包装等方面入手,开发旅游文创产品,让其更具台州辨识度。

“这款酒的酒瓶设计,我们把台州的山海元素融入了进去,具有较高的台州辨识度。这款酒推出之后,大大提升了金山陵的销量。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是糟烧白酒,加上黄酒、醋,一年的产量有2000多吨,产值五六千万元。”浙江台州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怀军说。

公司的发展,也促进了周边村民的就业,目前,在金山陵酒业上班的村民就有80多位。同时,公司还通过旅游引流、村集体入股等形式,进一步带动周边薄弱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共富。

“金山陵不仅把自己名片做响了,也把周边老百姓的收益提高了。我们共有六个经济薄弱村,通过村集体参股金山陵和优先股分红的方式,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牟跃说。

牟跃表示,接下来,宁溪镇将与周边乡镇携手,进一步发展文旅产业,真正让黄岩西部山区的乡村实现振兴。“把我们金山陵,跟周边的乌岩头村、白鹭湾村以及屿头乡的沙滩村,整个串点成线,形成文旅产业链,不断地做强做大,让乡村振兴在我们西部得到真正地体现。”

深挖文化元素 发展文化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当地特色,深挖文化元素,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是黄岩各地的普遍做法。

走进沙埠镇青瓷村的竹家岭青瓷文化展览馆,一个个做工精美,色泽透亮的青瓷展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第一个,我觉得青瓷特别精美,颜色特别透亮,让我很震撼;第二个,我也被其中反映出来的黄岩手工艺人的匠心精神所震撼了。”游客陈女士说。

竹家岭青瓷文化展览馆的建立,还要从竹家岭窑址的发掘说起。

201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和黄岩区博物馆,对沙埠窑遗址的竹家岭窑址进行联合考古发掘,发现该窑炉遗迹为目前浙江地区已发现的两宋时期保存最完好、结构最清晰的窑炉遗迹。其出土的青瓷为考古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沙埠窑出土的青瓷,特点是纹样丰富,刻画精细,其中以鹦鹉纹、凤凰纹最为出彩。沙埠窑代表的是越窑到龙泉窑的衔接过渡阶段,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沙埠镇副镇长叶鹏说。

竹家岭窑址的发掘,吸引了在外经商的村民谢振威回乡发展。“因为窑址就在我们村里,一千多年了。所以我们就想把它恢复起来,让沙埠青瓷能够传承下去。”谢振威说。

经过精心筹备,2019年,竹家岭青瓷文化展览馆开馆。在这里,游客不仅能看到精美的青瓷仿制品,还能亲身体验青瓷的制作,沉浸式地感受青瓷文化的魅力。

这几年,沙埠镇以打造青瓷文旅小镇为目标,积极挖掘青瓷宋韵文化,通过举办青瓷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提升沙埠青瓷的知名度,让青瓷文化产业得到不断发展。而这,也为当地百姓和商户带来了收益。

“现在沙埠窑的知名度提升了,来我这里参观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的零售也比之前好了很多,现在一年的营业额有几十万元。”谢振威说。

“沙埠镇这个青瓷的文化传承下来了,活动很丰富,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就跟着好了。”与卿汉服体验馆负责人李仙容说。

沙埠镇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围绕青瓷文化,进一步做好产业文章,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我们将继续围绕青瓷宋韵文化这个核心,打造全域的文旅体产业。我们今年将开工建设青瓷博物馆和青瓷龙窑等项目,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赋能沙埠镇的乡村振兴。”叶鹏说。

记者从黄岩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近年来,黄岩区以创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为抓手,围绕宋韵文化建设,深挖文化底蕴,培树了黄岩“三有”品牌,激活了产业发展动能,以文兴业,让文化产业真正赋能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共富。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用活用好文旅招引政策,让更多优秀的文创团队可以落地黄岩。同时,深挖黄岩的人文底蕴,把我们黄岩独有的‘一丝一瓷’产业深化做好,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实现城乡共富。”杨茵说。

标签: 乡村振兴;黄岩区;文化产业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