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桥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不少本土企业纷纷交出了亮眼答卷。记者将镜头聚焦新桥生产特种高性能电线电缆的飞达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不仅打造了绿色智能化工厂,还研发了氟氯化聚乙烯橡胶护套新能源机车电机控制线等产品,填补了产业链关键领域的短板。
打造智能制造基地
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飞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基地,13条连续硫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全速运转。一条条新能源电机引接线,在0.8MPa的高压和200摄氏度的高温严苛环境下,经过精细化的加工处理,顺利下线。据了解,飞达科技智能制造基地自去年4月投产以来,为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显著的变革与提升。
“我们目前日均产能大约在11万米左右,实行的是两班倒工作制。经过改造升级后,现在生产线每分钟的生产速度比原来快了十米以上,日均产能相比老厂提高了20%。”飞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刘书波介绍。
为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激发新质生产力,飞达科技在智能制造基地内打造的数字化驾驶舱,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特点与实际情况,全面整合了生产计划、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多种关键数据,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
“这个数字看板就像我们的‘指挥大脑’一样,能够一目了然地展示整个工厂的运行状况。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还让我们能够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后续的分析和改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中心主管冯志展表示。
坚持自主研发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面对市场上产品日益同质化的挑战,飞达科技始终坚守自主研发的道路,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的研发经费,致力于研发具有高柔性、耐高温、耐腐蚀特性的电缆产品。企业最新研发的JGR复合护套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硅胶-橡胶双层共挤工艺,凭借其“内外兼修”的精密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在280℃高温下持续耐受,还具备出色的防水性能,为新能源电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可靠防护体系。
“从去年开始,我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研发思路。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也在不断调整产品,特别是提高产品的耐高温性能。我们的目标是,即使电动车出现报废,这根线也能继续存在,实现无限次的使用。”生产经理刘书波说。
从研发创新到人才培养,飞达科技构建的“自主研发+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集聚60余位专业研发人员,同时与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多家国内知名院校的行业专家开展产学研合作。
“在设备、原材料以及工艺控制等方面,我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平台。比如,我们的设备控制系统是自主研发的,橡胶材料也是自己生产的。这些自主研发的成果为同行设置了很高的技术壁垒,也确保了我们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飞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李乐阳介绍。
凭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硬核实力”,在行业内持续“爬坡登顶”,飞达科技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工厂,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目前,飞达科技为雅迪、博世、爱玛、钱江等国内多家知名品牌提供配套电机引出线,并随同整车远销全球;新能源轮毂电机用耐高温引出线2024年销售收入达3.6亿元,国内市场占有量40.15%,排名第一。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