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秀珍菇采摘很方便,环境也很干净,关键天天有活干。”3月27日一大早,在温岭市箬横镇街龙头村的台州市跃升食用菌有限公司内,正在智慧菇菌舱内干活的女工王云花刚一上班,就迫不及待地采收起秀珍菇,想着以最快速度把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活干完,好帮衬其他同事。在忙碌之间,她话里带着丰收的喜悦。
当天1号和8号智慧菇菌舱都迎来了采收之日。走进舱内,暗蓝光色与白光色交相呼应出神秘感。4列14层的立体种植架上,处处都是10厘米见方的铁制“窗格子”。“窗格子”中,3000个菇菌包隔位整齐排列,一簇簇秀珍菇层层层叠叠挤满了菌菇包一侧,宛若在“窗格子”上探出“脑袋”,格外可爱、诱人。
秀珍菇,又作“袖珍菇”,别名“小平菇”“姬菇”,属于平菇的一种,因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且口感细腻,长期食用有降低高血压和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素为消费者所青睐。在我国,经引种成功后,普遍生存在碳素、氮素、各种矿物质养分丰富的地方。这些前置条件,像台州一带的自然界均不必备。那如此娇贵的菌菇,怎能在温岭“安家”?而这答案就在智慧菇菌舱身上。
“我们这个舱看上去与集装箱差不多大小,但都是一个个独立的mini版智慧工厂,里面都配有新风系统、LED采光设施和10多个传感器。”台州市跃升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雪亮介绍,这些智慧菇菌舱都配有一套智慧数据分析系统。在系统的控制下,不仅能够实时采集舱内温湿度、光照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其他方面的数据,还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实现智能化动态调控,促使秀珍菇在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都与自然状态下保持步调一致。
陈雪亮告诉,他从事菌菇类种植有10多年了。作为蘑菇小镇——箬横镇新基村的菇农一份子,他对村里60多年的双孢菇种植史可谓了然于胸,现在更是成为了村里掌握双孢菇种植技术的佼佼者。
“村里的爱尔兰新型‘工厂化’双孢菇种植大棚技术已经熟用了,但对于秀珍菇,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的。”陈雪亮透露,虽然两者大体技术差不多,而在关键技术上,仍有天壤之别,比如种养舱的菇床,一个是采用层叠式基质菌菇土层出菌丝,一个是采用“窗格子”式基质菌菇包出菌丝;又比如温湿度方面,秀珍菇比双孢菇来得敏感得多,所以传感器与系统的自动化贯通及特殊情况下的人工干预的要求都很高。“我现在每天都会按规定动作在手机APP上对智慧菇菌舱进行动态监测与远程控制,确保生产管理上更具精细化、科学化。”他说。
去年12月,陈雪亮经多方调研,并在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颜伯霖等专家的支持指导下,投建了5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今年正月初四开始投产以来,现在有8个智慧菇菌舱在运行。目前,我们的技术可以保证每个舱每7天就可以实现出菇,能够把常规轮回覆盖量达到7个舱,且全年不间断生产。此外,按每包半斤左右的产量计算,单舱月均计划可出菇量近6000斤,预估匹配产值高达4万多元,远远超出了传统种植模式所产生的效益。”陈雪亮算了笔经济账说。
因此,智慧菇菌舱也被形象地赞誉为“会呼吸”的致富宝箱,而“窗格子”就是秀珍菇的“小闺阁”。它们每日能带动周边2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对于未来,陈雪亮信心十足。他表示,从目前运行状况来看,他准备在4月份将剩余“待产”的智慧菇菌舱启用起来,届时整个基地智慧菇菌舱将达到21个。此外,他还将加大研发投入,把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让更多菇农参与进来,为家乡食用菌产业再焕新再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