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从“基本”到“优质” 天台义务教育的十年求索路
2024年06月16日 来源: 望潮客户端

  近日,浙江天台祥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天台县教育基金会捐资200万元,用于助学助教、奖学奖教、改善办学条件。

  天台,这片历史底蕴深厚的土地,浸润着和合文化、唐诗文化、霞客文化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从2014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到2024年被认定为台州唯一一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天台“十年磨一剑”,走出了一条“穷县办富教育、小县办大教育、山区办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优化县域校网布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娃”选择进城上学。渐渐地,山区学校出现“空巢化”,而城区学校则面临“容不下、撑不起、转不动”的发展困局。造成此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天台,义务教育阶段乡镇学校的占比高达84%。“这种情况下,倒逼天台必须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天台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叶安逸说。

  天台根据城镇化发展要求以及人口集聚趋势,优化县域校网布局,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从56所整合到48所,同时按照“保障城区、倾斜乡村、扶持山区”的总体思路,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完善“硬件”设施。天台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装备基本标准》,实施“校校标准化工程”,7所乡村学校创成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实现“最优资源给教育,最美风景在学校”。

  提升“软件”水平。天台出台《天台县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调动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重要岗位挂职锻炼,建立健全名师培养体系;加大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的力度,拓展乡村教师成长晋升通道。

  “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首先就是要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基础设施水平的差距。而想要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核心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这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去支撑。”叶安逸说。

  “再穷不能穷教育”,是天台全县上下的共识。2022年,天台启动“教育提质三年行动”,以“十四五”教育“投入翻番”为抓手,3年内计划投资34.99亿元,实施重大项目47个,新增学位8040个。

  这几年,天台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通过“一校多区”的形式,加快“复制”城区龙头学校优秀办学经验。随着天台小学北校区、天台实验小学始丰校区(云锦小学)陆续投用,天台外国语中学(新校区)、平桥镇中学扩建工程等加速建设,“布点合理、规模适当、供给充分”的天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打破城乡校际“壁垒”

  教室窗明几净,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宿舍干净整洁,配备淋浴室、空调;操场宽阔平整,学生们正驰骋在砖红色的塑胶跑道上……石梁学校位于海拔800米高的山区,有着和城市相媲美的办学条件。

  曾经,石梁学校与众多乡村学校一样,面临教学环境差、生源流失、师资短缺等问题。2019年,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人数已不足100人。要么改革求生,要么等待被撤并,摆在石梁学校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2020年,天台拆除城乡教育“篱笆”,选择石梁学校与城区的赤城中学、实验小学为改革试点,组建全县首个教共体,探寻教育公平的“新打法”。其中,最具特色的“石梁班”改革,在石梁、赤城两校的初中部展开——城乡师生混合编班,夏季上山学、冬季进城学,让“山里娃”和“城里娃”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这一做法打破了城乡校际之间的‘壁垒’。”石梁学校校长王影说,“在‘学校同体、教师同心、课堂同步、学生同行’的模式下,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生源也实现了回流。”

  2023年,石梁学校初中毕业生人数为38人,较2019年增长171%。其中,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及以上的学生人数为30人,达到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及以上的学生人数为10人,而在2019年,这两项数据分别是3人和1人。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天台又开展了一场更大范围的城乡教育融合实验——打造“杭天同城”教育合作平台,“嫁接”杭州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教育共富”最佳路径。

  目前,天台已有16所学校与杭州学军小学、天长小学、求是教育集团等组建跨区域教共体。

  启动“乡村名校”建设

  在叶安逸看来,教共体的帮扶是暂时性的,乡村学校要立足乡村,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为此,天台启动“一乡一名校”建设,打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乡村学校。

  5月30日,平桥镇中心小学举办“庆六一”系列活动之“百人师生书法大赛”。活动现场,师生们神情专注,围绕清廉、文明、奋进等主题,挥毫泼墨,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倾注于一撇、一捺之间。

  平桥镇中心小学前身为创办于清朝时期的文溪书院,学校自1984年开始书法教育,至今已有40年。在“乡村名校”建设过程中,该校利用乡土资源、名人文化和地域优势,开设《书法木刻》等校本课程,打造“文礼”德育品牌。

  “让校园翰墨飘香,是我们建设清廉学校的一大举措。学校教师有多人是省、市、县书法家协会会员,我们将充分发挥师资优势,把书法课程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平桥镇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在坦头镇第二小学,有不少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学生。校长裴娟介绍,学校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自安徽、贵州、云南等地,涵盖侗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等14个民族。

  该校以“建阵地、强交流、创特色、树品牌”为理念,建设民族图书室、石榴红生态园、民族文化长廊,将“石榴红”文化融入校园日常。

  “我来自贵州土家族,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帮互助,让我感觉很温暖。”坦头镇第二小学学生韩鑫辰说。

  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减负提质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2022年,天台打造“乡村名校劳动课堂”应用场景,将校外劳动基地、非遗文化博物馆等资源进行整合,让全县48所中小学共建共享精品劳动课程。目前,该应用注册用户达12万人次,上线精品劳动课程127个。

  “‘双减’背景下,乡村学校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把乡村学校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人才孵化‘摇篮’。”叶安逸说。


标签: 乡村学校;城乡教育;平桥镇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杨群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