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台州制造,何以造“精品”?
2024年05月25日 来源: 潮新闻 共享联盟·台州 汪丽莎/文 苏坤/摄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其中,台州有21项产品榜上有名。这些产品为什么能成为精品?它们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自主研发生产深海系泊聚酯缆绳

打破欧美企业垄断

在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缆绳,让人仿佛走进了绳子王国。

展厅内,有一根巨大的缆绳,让人叹为观止,它的直径比成人的手掌还长。据公司总经理李茂巨介绍,这根超大缆绳叫深海系泊聚酯缆绳,就是企业这次获得“浙江制造精品”的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20年,这根深海系泊聚酯缆绳首次应用于深海油气田作业平台建设,实现了此类缆绳国产从0到1的突破。“我们这个深海系泊聚酯缆单根连续超长1000米,超大规格270毫米直径,超高强度2000多吨,将‘深海一号’平台牢牢固定在1500米深的海域,面对超深水海域频发台风,尤其我们南海动辄10余米高的海浪,可以30年不回坞检修。该平台对绳子的强力要求特别高,是国内油气平台首创十三项技术之一,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李茂巨告诉记者,深海系泊聚酯缆绳的制造技术,此前一直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相关产品只能高价进口。2008年,李茂巨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紧跟国家海洋开发战略,将海工高端领域列为公司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设立研发中心,组建技术团队,并与各大院所建立密切的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生产设备,着力攻克聚酯缆绳在拉力、强度以及抗疲劳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深海系泊聚酯缆绳由上千万根纤维单丝组成,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十年间,我们失败数次,每做一次试验都要花费几万元、十几万元,光研发经费就花了几千万。最后有一个实验,让我们找到了方向,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经过多年核心技术攻关,四兄绳业终于研发出了国内首根超大直径、超长、高强度深水聚酯缆,并在“深海一号”能源站项目上实现了国产化应用,打破了欧美对深海油气平台深水系泊缆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国家重大海洋装备深海系泊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2023年9月,公司再次为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成功交付系泊聚酯缆绳,这使得我国海上油气平台系泊聚酯缆国产化率提高到41%。

近年来,四兄绳业多项技术成果荣获大奖,累计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9项。近日,四兄绳业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船用系泊拖带低回弹缆绳》(GB/T 43675-2024)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7月1日实施。

“我们要提升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实现自动化生产,去创新引领行业。我们现在既要立足于国内,还要走向世界,只要交给我们做,我们肯定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去把这个事情做好。”李茂巨说。

锚定深蓝,向海图强。接下来,四兄绳业将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作为企业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内生动力,对标国际企业和行业前沿技术,进一步加大在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从深海油田应用到浮式风电平台,为我国风电开发走向深远海奠定基础。

瞄准市场需求

首创床旁诊疗电子支气管镜

同样上榜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的,还有位于仙居的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可视化气道管理领军者、内窥镜技术变革者。在企业展厅,记者见到了获得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称号的床旁诊疗电子支气管镜EB系列产品。

“大型的呼吸内镜系统原本是比较大的设备,包括屏幕、主机、光源机。我们现在的床旁诊疗电子支气管镜是便携式、很小的,可以高清显示,也可以进行图文打印、无线传送、图像处理等等。”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总监李卫平向记者介绍。

李卫平告诉记者,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因为系统庞大,患者需要到内镜室排队,耗时耗力,而优亿自主研发生产的床旁诊疗电子支气管镜EB系列产品,集合了内置高清图像处理芯片、三镜合一、多种信号传输端口等多种功能,可满足床旁诊疗+院内会诊+多镜联合等多个临床场景需求,在助力医院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费用。“它具备了大型电子支气管镜的基本功能,它主要使用的场景不是内镜室,而是直接拉到床旁进行诊疗,就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所以对医院来讲,能提高运作效率、节约资源。床旁诊断这个工具,我们是首创。”

目前,床旁诊疗电子支气管镜已在国内上百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能够把大型的电子支气管镜功能小型化、集约化,做到性价比更高,这主要得益于优亿始终坚持的“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研发的理念。

“首先,我们技术创新的创意点来自于临床,我们根据老百姓和医院的需要去创新,做有用的东西;第二,在这巨大的技术创新领域里面,我们融入了各层次人才,这些国际国内高水平的领军人才,集聚在优亿,做一些技术性的创新,提高我们公司整个技术水平,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更深。”李卫平说。

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给企业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企业共获得专利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超40项,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主导制定的《气管插管用视频喉镜》浙江制造标准,成为全球首份视频喉镜的地区标准。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制造大型精密复杂空调件注塑模具

走进位于黄岩的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的恒温生产车间,员工正在五轴高速加工中心里,对空调件注塑模具进行铣、钻、扩、镗、绞、攻丝等多工序加工。

“我们的产品工艺环环相扣,每一道加工工序都很严谨,你看空调都设置到26度,因为温度一致,模具的加工精度也会高,很多细节都要去考虑的。”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机加中心部长郑才利说。

美多获得“浙江制造精品”称号的大型精密复杂空调件注塑模具属于定制化产品,生产周期45天左右,主要应用在家电空调领域,用于空调件产品的生产加工,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稳定、脱模可靠率高等特点。2023年该产品面市后,已实现销售收入7100万元,占公司当年销售收入的35%,市场占有率达10%。

“我们空调件注塑模具客户是海尔、海信、美的,主要是国内这些家电巨头,目前我们空调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兼总经理助理石深函说。

畅销,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创新。石深函告诉记者,前些年,因为核心技术短缺、产品精度不高等问题,国内企业生产的大型复杂空调件注塑模具,往往达不到家电空调企业的需求,相关产品只能依靠进口。为了攻破这一“卡脖子”难题,美多公司经过连续多年的研发,成功制造出了大型精密复杂空调件注塑模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在技术上具有‘补短板’的作用,有效补足了国内大型复杂精密模具生产水平较低、注塑精度不高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大型家电类模具的注塑效率,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打破了国外对于高精度模具市场的技术垄断行为。”郑才利说。

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是一家专业制造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及汽车内外饰件等产品的注塑模具企业。企业建立了高新技术研究院,每年都拿出当年营业收入5%以上的费用,用于产品研发。2021年到2023年间,每年持续投入的研发费用都达1000万元以上。

“我们靠的是坚持,以及对这一类产品的执着精神,洗衣机、空调、冰箱三大件,我们已经做了30年,我们要做精品。模具价格高,那我们的产品附加值也会高。今年我们主要是练内功,在内部,我们去提升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石深函说。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浙江制造精品”是省经信厅组织开展的一项认定、推广和应用活动,旨在促进浙江制造业的品质提升和市场竞争力,认定的产品具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质量可靠、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截至目前,台州共有201个产品上榜“浙江制造精品”名单。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研发高端化能力、产品设计专业化能力、产品制造精细化能力、产品品牌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鼓励更多企业将产品炼成精品。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