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平均年龄超过70岁,温岭这群志愿者为老人拍摄幸福照已坚持了5年
2024年05月17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温岭太平街道 张鲜红 编辑 张丹萍 见习编辑 张熙锦

  “我们这辈子都没有拍过这么好看的照片,真的太感谢你们了……”5月13日,当温岭市“银和”摄影志愿队把60余张照片一张张送到太平街道小南门集中安置点老人们手中时,他们拿着照片看了又看,乐得合不拢嘴。


  小南门村集中安置点居住着100多位老人,不久前,“银和”摄影志愿队来到这里,为老人们拍摄幸福照和夫妻照。为了给老人拍出更漂亮、喜庆的照片,志愿者们专门准备5套唐装和大红布背景。得知摄影师为大家拍照,老人们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早早就来到安置点空地上等候。


  上午8点,“银和”摄影志愿队如约而至,他们细心地帮老人梳头、换上漂亮的唐装,然后扶他们坐到“太师椅”上,帮他们摆好姿势。摄影师林华仁、叶华玉分工明确,一人负责为老人拍摄形象照,一人负责抓拍动人瞬间。随着快门“咔嚓咔嚓”声响起,一幅幅漂亮而温馨的画面被定格。


  温岭“银和”摄影志愿队成立于2019年3月,现有成员28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义务为老人拍摄个人幸福照、夫妻照他们已经坚持了5年多时间。

  为老人拍摄幸福照公益行动源自“银和”摄影志愿队的一次采风活动。当时,“银和”摄影队几名队员一行人从元宝山采风回来,途经正在城中村改造的太平街道岙底胡村老人集中安置点,临时决定为这里的老人拍照。起初,老人们半信半疑,但确定这几位拿照相机的陌生人是来免费给老人拍照时,他们开心地回屋换上新衣服,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当天,大家从下午2点钟一直拍到4点多,共为90多位老人拍了照片。


  让志愿者感到意外的是,虽然现在手机拍照功能非常强大,但这里有不少老人除了身份证件照外,竟没有一张拿得出手的单人照,有些老人去世后甚至没有一张体面的遗像。这一发现深深触动队长程素华:“岙底胡距离城区仅几公里路程,但这里的老人一生都没拍过几张照片,更何况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老人。”于是他们决定尽自己所能,为更多的老人拍照。

  在接下来的5年里,只要有空,“银和”摄影志愿者就扛起摄影器材,深入山村、老街和敬老院等,为老人无偿拍摄照片。有些老人夫妻俩一辈子都没有拍过合照,志愿者还特意增设了一项服务——为他们拍摄金婚照,为此还专门备上唐装、大红绣球等道具。


  这些年间,敬老院是志愿队最常去的地方,太平、城东、城南、温峤、大溪、滨海、坞根等地的敬老院都留有他们的身影。每次拍完照片,他们都要挑选出最好的一张,送到照相馆冲洗出来,然后封好塑,再逐一送到老人手中,至今已为近2000位老人拍过幸福照和夫妻照。

  有一对母女至今仍让程素华记忆犹新,因为长相特殊加上重度残疾,60多岁的女儿从没有拍过一次照。看到志愿者在为老人拍照,80岁的老母亲过来怯怯地问能否为她的残疾女儿也拍一张照。志愿者当即答应,专门前往母女俩的住所,帮他们拾掇整齐后,从不同角度为他们拍了好几张单人照和合照。不久,母女俩相继去世,他们的遗照正是志愿者为他们拍摄的照片,“假如当时我们没去那里拍照,他们可能连一张体面的遗照都没有。”程素华感慨道。


  志愿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中鲜少有人会开车,每次去为老人拍照,他们都需要乘坐公共交通,有时碰到公交不能抵达的,大家需要扛着摄影器材步行几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今年已有75岁高龄的叶华玉的家在泽国,更不方便,每次志愿队组织活动,他都要一大早出发,转好几次车,先赶到温岭与大伙会合,再出发到目的地。一趟下来非常辛苦,但大家从没有一丝想放弃的念头,为了能给老人们拍出质量更高的幸福照,林华仁、叶华玉还特意更换了镜头。“每次我们给老人们送去照片,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同为老人,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林华仁说。

  5年多来,志愿者基本坚持每月1——2次为老人拍照,他们说:“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拍照的机会并不多,只要我们还能扛得动摄影器材,就会把这项公益继续做下去,为更多老人留住美好瞬间。”


标签: 老人;志愿者;摄影;唐装;幸福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