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自然博物院联合临海市博物馆开展“探寻‘奇妙自然’·遇见美好生活”生物多样性暑期研学活动,组织台州学院附属中学学生走进自然,实地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共同维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这个树叫构树,结构的构。再过二三十天,大批的果子成熟,这棵树上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鸟儿飞过来聚餐,这棵树就成了鸟儿的公共食堂,所以这样的树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巾山上,学生们在植物专家的带领下,了解植物类别、生长周期及特性,仔细观察叶片形状,比对各种叶片之间的区别,并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思考眼前植物的生态价值。

不少学生一边查看植物特征,一边做笔记画图集。他们表示,在活动中可以抛开课本主动去了解植物,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图谱。学生陈韵朵说:“以前我们都是在展厅里面,在讲座里、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但是当自己出来实地探索后才能更好理解书上的理论概念。通过这次研学,也能激发我以后的学习兴趣,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一下其他的植物,更加具有一些探索的精神。”学生杨潇说:“课本上的几张图片或者几段文字,但是在这里实地观察,通过走,看,多感官学习就能记住更多知识。”

据悉,临海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物种丰富度较高,陆生维管植物有200科1065属2578种,苔藓植物有58科101属 154种,大型真菌160种,陆生昆虫636种,两栖动物33种,爬行动物50种,生物多样性总体上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巾山位于临海市古城东南角,林木茂密,物种丰富,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宝库。学生们在这里跟随专家的脚步,探寻古城的生物奥秘。植物专家蒋虹说:“这个活动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引导学生在大自然里面留心自然。关注身边的家园。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去接触自然,了解我们家乡身边的一草一木,了解在这一草一木基础上构建的本地生态文明系统,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保护自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活动,借助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更是将“两山”理论融入到实际教育中,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争当“两山”理论的宣讲者、行动者。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