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舞剧《风起大陈》杭州首演
2023年06月30日 来源: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涵雪

  青春热血生命,垦荒精神永存。6月29日晚,由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宣传部联合创演的舞剧《风起大陈》在杭州运河大剧院首演。

两代人的大陈垦荒故事

把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


  大陈岛位于台州湾东南海域,是镶嵌在浩瀚东海上的一颗明珠。1955年2月12日,敌方军队撤离时,带走了岛上的全部居民,炸毁了一切军事和民用设施,美丽的海岛顿时满目疮痍,成了荒岛、死岛。为响应“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从1956年2月到1960年7月,共有5批467名垦荒队员到大陈岛志愿垦荒,他们用青春和汗水,用奉献和牺牲,让荒芜的海岛重现勃勃生机,奏响了一曲改变海岛凋敝面貌的英雄壮歌。

  舞剧《风起大陈》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以1956年第一批登岛的志愿青年垦荒队队员和上世纪80年代的建设者为主要创作本体,在“垦荒排雷”“渔业开发”“电力建设”等历史史实中,围绕“惠风”“陈良”“大山”“小鱼”一家四口,两代人“建设大陈岛”的故事而开展。在个人命运与大陈命运交织的讲述中,通过角色从与风为敌到与风为友的变化,表达大陈岛从满目疮痍到东海明珠的蜕变。


  中国歌剧舞剧主要演员杨思宇作为本剧特邀演员、执行编导,在剧中饰演“大山”一角。“他是儿子、是丈夫、是工程师,是‘垦二代’,面对岛上没电的苦难,他舍小家为大家,驻扎在岛上为大陈岛带来了光明。”杨思宇说,在角色塑造时,他们没有刻意刻画苦难,去强调这个人物的艰苦历程,以此带给观众痛苦。与之相反,他们运用欢乐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垦荒精神,亦如垦荒队员们无论当年环境有多艰苦,都永远留在这个岛上。“我想赋予大山简单纯粹的性格,因为他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虽然干着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国家需要他去哪,他就在哪。”

用“风”传递垦荒精神

致敬大陈岛开拓者和建设者


  “这部剧是很多大陈垦荒家庭的缩影。我最感动的一幕是,最后儿子大山在时光穿越后,选择理解母亲,选择垦荒之路。我想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垦荒人无私的奉献,大陈岛才成为了我们可爱的家乡。”梁冰峰是“垦三代”,从小跟随外公在大陈岛长大,今天特意来到运河大剧院观看首演。“外公身上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是我永远要学习的。”

  为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进一步讲好大陈岛垦荒故事,椒江计划推出“垦荒三部曲”,舞剧《风起大陈》是继大型现代剧《我的大陈岛》后,联合浙江歌舞剧院,邀请国家级团队联合创排,倾力打造的又一新作品。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刘春担任编剧顾问、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导演孔德辛担任艺术总监、中国歌剧舞剧院导演郭海峰担任总导演,中国歌剧舞剧院主要演员杨思宇,浙江歌舞剧院舞蹈团首席冷爽、刘坤、吴嘉雯、刘赛等领衔主演。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孔,一个个灵动活泼的身影,一颗颗清澈见底的心灵,他们将青春岁月镌刻进历史,生动诠释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垦荒精神是什么?在这部剧中,我觉得更多的是奉献。年轻的‘垦一代’们背井离乡,为建设祖国的大陈岛付出自己的青春。是一代又一代为大陈岛奉献热血与汗水的开拓者。这种无私奉献的情和义,是我这个剧想要带给观众的。”总导演郭海峰介绍,当主创在大陈岛采风时,最直观的感受是海风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随即他们就决定运用风的元素来呈现《风起大陈》这部剧。“在剧的呈现方式上,‘风’贯彻始终,它是抽象的,可以是人、是情、是线索的串联,风看到了所有人的故事,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存在,看到了不卑不亢、积极向上的精神。”

一起来看

舞剧《风起大陈》精彩瞬间














标签: 大陈岛;风起大陈;浙江歌舞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