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一段记忆永久镌刻;跨越历史,一种精神历久弥新。
1956年1月31日,为响应团中央号召,首批22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至1960年,先后有5批467名青年上岛参与垦荒建设,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把一座满目疮痍的荒岛变成了青春奉献的热土,铸就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不朽丰碑。
市五届五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坚持“垦荒精神立心”,始终把“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作为时代的最强音,铁肩担当、奋勇争先,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以垦荒之志、垦荒之力,一步一步将梦想照进现实。
今天,让我们重温党史,走进大陈岛倾听荒岛新生的传奇,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1955年2月,国民党动用武力强行带走大陈岛上1.8万余居民去台湾,使得原本相当繁荣的渔岛成了一座死岛。1955年11月底,共青团中央得知这个情况后,果断发出了“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重建大陈岛”的号召。
1956年1月31日,一艘载有22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的轮船驶进大陈岛,开启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2月2日,队员们顶着寒风,登上大陈岛最高峰——凤尾山顶。面对飘扬的队旗,大家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决不退缩,坚持建设,与英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
垦荒队员们和守岛部队一起,在废墟上搭棚定居,开垦种植。两个月就开垦了几百亩荒地,种下番薯、蔬菜,办起了畜牧场,启动岛上的农业生产。
上岛第一年,他们就收获了10万多斤番薯、4万多斤马铃薯和5万多斤蔬菜。
1957年,垦荒队制定新的计划,发展海洋渔业生产,向海洋进军。尽管渔业生产最为辛苦,但是渔业的发展,为垦荒队带来了上岛以来最大的一笔收入九万元。他们将这笔款项交给国家,制造了台州地区第一对机帆船。
垦荒队员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在岛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书写着燃情岁月里无悔的青春。在垦荒精神感召下,一代又一代新垦荒人继续坚守海岛,为这方土地的发展继续奋斗。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