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12月25日讯(浙江在线共享联盟黄岩站 陈珍妮 通讯员 林佳云)近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贵庆教授来到黄岩区高桥街道瓦瓷窑村。文化礼堂门口熟悉的身影一出现,高桥街道机关干部、瓦瓷窑村干部、施工方负责人一下子围了上去。“杨教授,你来了!”“走,我们去乡贤馆看看。”
在接下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云德、街道党委委员朱晓龙、瓦瓷窑村党支部书记杨射龙等一群人带着杨贵庆在瓦瓷窑“老村新生”示范工程的点位里转,从社戏广场到百年茶亭,再到文化长廊和乡贤馆,所有点位基本都转了一遍。
杨贵庆细细踏看房前屋后,一边同大家探讨,一边对需要修葺的部位和改进的细节给出具体意见。“乡村在规划和修复时,多数时候要边建设边商量、边调整边完善。”杨贵庆说,经过这样渐进式、参与式、互动式的规划,在互动中不断建立信任感,激活村庄的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下去。
瓦瓷窑村是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高桥教学基地。该村因瓦瓷窑遗址而得名,该遗址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古村自然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百年古屋散落其间,原始森林掩藏深处,清澈的永丰河宛如玉带缓缓穿村而过,静谧而祥和。为了让藏在“深闺”中的古村再获新生,自2018年起,高桥街道与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深入合作,实施瓦瓷窑“老村新生”示范工程,以窑址为基础,依托独有的历史文化及环境优势,精心打造“一心一轴一带”空间布局,发展以村庄的自然风光和古旧老房为特色的新农村。
老村要新生,并不是简单地拆旧建新,更不是“涂脂抹粉”,而是由内而外焕发自身的魅力。“我们规划团队开展深入调查后,发现瓦瓷窑村的瓷窑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地的慈爱、仁慈、友善和睦的氛围,因此我们对这里进行文化定桩,提出‘瓷慈文化’。”杨贵庆说,规划团队将社戏广场、文化礼堂作为一个重要的点位启动改造,通过整治环境、清除垃圾、建立公厕,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文化场地,让精心打磨的外在新形象给村民以获得感,提振村民的文化自信。
村民王彩花在社戏广场边上开了一间小卖部,营业近10年了。这些年来的点滴变化,她都看在眼里。“我们村以前挺破旧的,2000多人的村子,别说没有饭后散步、跳广场舞的场地,村部大楼都是破旧的老房子。后来改造启动了,这里就大不一样了。废弃的老戏台重新搭回起来了,今年又新建了文化礼堂,以后大型的演出可以在这里办了,到时候这里人气就越来越旺,那我的小生意也能红火起来。”她开心地说。
文化为乡村振兴打下了“桩”。但让它活起来,还需要产业加持。“接下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往纵深推进,沿着永丰河两岸进行绿道设计,依托瓦瓷窑村的区位优势,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使得乡村的产业发展和环境优化能够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让村民有更多收益、更多获得感。”杨贵庆说。
如今,瓦瓷窑村社戏广场、乡贤馆等“一心”区块基本完成建设,樱花大道、特色步行廊道等“一轴”区块初具形象,该村还被选为中德联合研究课题研讨会参观点位。瓦瓷窑村村民的文化自醒和文化自信正在慢慢找回,千年古村也一扫往日的沉寂,变得越来越热闹。
近日,我区农村文化礼堂2021年“文化映四季·我要上村晚”中部片区分赛专门选在瓦瓷窑村文化礼堂举办,来自全区6个乡镇街道17支由各文化礼堂选送的队伍纷纷登台亮相。传统舞蹈、非遗节目、说唱节目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竞相上演,社戏广场里人气鼎盛,歌声嘹亮,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吸引了附近不少群众驻足观看。村民卢险英也在其中,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哪有这么热闹,这样的演出我也就在电视上看看。这次家门口就有演出能看,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我们村子真的不一样了!”
旧颜换新貌,产业待兴旺。千年老村正由内而外地逐渐焕发新生机。“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发挥校地合作的优势,充分挖掘瓦瓷窑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充分依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团队的指导优势,将两方面优势有机融合,一年一台阶、一步一脚印地推进各节点建设。通过经年累月的努力,把瓦瓷窑‘老村新生’示范工程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板村。”杨云德说。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