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天台千年“隋塔”为什么没有“塔头”?来看它的传说
2020年08月11日 来源: 天台山文化


  天台国清寺外,有座隋代古塔。这座隋塔,虽然雄伟,却没有塔顶。

  隋塔怎么会没有塔头呢?

  这里有个原因。

  从前,国清寺左边有座五百罗汉堂,住着五百名罗汉。一天晚上,他们坐在一起商量,要在国清寺外大路旁边,造座宝塔,增加国清寺风光。

  商量妥当,他们就连夜动工。

  就在这天晚上,南海观音路过天台,看到天台山瀑布高挂,十分壮观。

  为了使天台更加美丽,她决定在瀑布上造座石桥,飞架两山之间。造桥缺少材料,她就到国清寺来借。

  五百罗汉看观音是位过路大士,不肯借。观音很生气,就和五百罗汉斗起法来。

  五百罗汉不肯给观音吃饭,故意将寺内一口做饭的大铁锅敲了一个洞。

  观音见了,微微一笑,一施法术,在破锅中做出香喷喷的米饭。

  这是为啥呢?

  原来铁锅的洞,只漏沙,不漏米,煮起饭来更好吃。

  这口锅从此就出名了。

  从那以后,寺里专门有一间房子保存这口大铁锅,门联上还写着:

古寺犹存寒灶石,

云厨尚有漏沙锅。

  五百罗汉造宝塔,塔头原来放在金地岭上。

  观音借不到材料,只好另想办法。他回到石梁时,看到这个塔头,故意为难他们,就使塔头在原地定位。

  尽管五百罗汉想尽各种办法,一直忙到金鸡报晓,塔头总是原封不动。

  五百罗汉只好歇了。

  从此,隋塔就缺少塔头,后来人们造了座寺将它供奉起来。

  这个寺庙,以后就叫塔头寺。

隋塔

  隋塔建在祥云峰山坡上,为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建造的报恩塔。

  塔高59.4米,六面九级,原本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飞檐翘角,塔形与杭州六和塔相似。

  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修葺。因遭火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空洞,其色绛黄,雄伟壮观。

  民国初整修时,从塔中取出9方隋代线刻造像石碑,每块碑高124厘米,宽42厘米,艺术价值很高,现藏寺内三圣殿前塔碑室。

  千年隋塔,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精品,又是珍贵的佛教艺术宝库,现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范旭初、卢鹤龄 等

智者塔院(塔头寺)

  又名真觉寺,俗称塔头寺,位于天台山北麓金地岭和银地岭衔合部山坪上,距国清讲寺10公里。周围古松蔽日,修行凝翠,更兼地势高峻,居高临下,鸟瞰四方,尽收眼底,罡风飒飒,树影摇曳,清凉幽静。俗有“高明(寺)钟、塔头风”之称。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圆寂于剡县石城寺,其徒舆葬于此,建肉身塔,名定慧真身塔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真觉寺。后废。隆兴(1163一1157年)间,僧真稔重兴佛殿僧房。清咸丰、同治之交(1861一1862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因智顗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影响深远,1982年6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经过修葺,正殿三开间,门匾为“智者大师肉身塔”。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镂刻精细。2层6面,每层雕刻杆、枋、柱、斗、拱,第一层正面佛龛设智顗坐像。殿壁列天台宗17位祖师画像: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道邃、行满、广修、物外、元诱、清竦、羲寂、义通、知礼、慈云、传灯。两厢各为五开间,四角均有天井。后左角天井有唐碑《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高2.3米,宽1.1米,额篆"修禅道场碑铭"6字。寺山门朝东,有甘泉井,其水晶莹清洌。南门题"真觉寺",门前匍伏二石狮,甚古。寺北侧有“唐天台教主荆溪尊者湛然大师”、“唐法集宗章安尊者主持灌顶大师”、“明传林教观幽溪传灯法师”3座天台宗祖师墓。

标签: 智者;天台宗;铁锅;古塔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