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在温岭市石桥头镇的田间,各个农合社的农户们正忙着备耕复耕。
石桥头镇的农合社起源于世纪之交。2000年8月,该镇注册成立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蔬菜合作社,成为全国第一家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4月,为响应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号召,又成立了温岭市石桥头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
近年来,石桥头镇农合联探索出一条服务农户、引领农业、规范行业、打造区域品牌的新路子,不断提升“小康”成色。
织密兴农网格,构建农业服务综合体
近日,正在田间忙碌的种粮大户杨桂芬意外收到一笔“支农贷款”。杨桂芬是石桥头镇柯辰粮食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受疫情及天气的影响,合作社近几个月的生意大打折扣。一时之间,合作社出现资金短缺。
“每年春耕,我们都会下乡走访农户,实地调查他们的融资难题与需求。得知杨桂芬遇到困难后,我们决定再补助一笔贷款给她。”温岭市农村商业银行石桥头支行行长林怡说。
50万元的续贷金额对杨桂芬而言,是一场“及时雨”。杨桂芬能收到这笔贷款,得益于该镇农合联党支部向农商行党支部派发的“贷款支农”工作订单。
近年来,石桥头镇农合联积极探索“党管合作社、合作社促产业、产业连结农户”的工作思路,以农合联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组建涵盖10家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联盟,并由其中的各支部通过“菜单式服务”向农业企业、农户提供4大类12小项订单服务。
此外,石桥头镇农合联还整合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要素资源,形成集财务代理、信贷评级、保险推广、物流对接、宣传展销、技能培训六大平台于一体的农业服务综合体。从政策宣传、技术支持到提供资金,农户需要什么,农合联就“送”什么。
“之前,为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农合联向我们推荐了冷库项目。从了解项目政策,到申报、审批,都是他们帮忙办理的,才十多天就办好了。我们有什么搞不定的问题,只要找他们,都能解决。”现在,杨桂芬的合作社每年收益可达上百万元,同时也为附近村民与小农户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与创收渠道。
勇担兴农重任,打造区域特色好品牌
石桥头镇农合联目前共吸收会员85户,其中新型农村经营主体51户。打造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实现农户创收的一大突破口。
2018年,石桥头镇农合联成立全省首家镇级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温岭市石桥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漫湖农鲜”商标并授权该公司运作,同时择取优质农产品进行品质认证、统购统销。
形成具备本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商标,以品牌建设带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资规范化流通、农技精准化服务、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得益于此,镇上一些趋于衰微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重焕生机。
石桥头镇的红薯面一直备受市场青睐,近几年,镇上的红薯面加工生产行业却陷入危机。身为农合联副理事长的陆云岳,也是镇上小有名气的农户,为了带动红薯面产业转型升级,他尝试以机械化方式进行生产。
“当时镇上的加工户都不愿做改变,但我带头尝试之后,他们看到成效很好,随后也同意了。最终由农合联出钱,帮助他们购置全套的生产设备。”陆云岳说。
随着整个行业的整治升级,红薯面的质量得以改善。经区域公用品牌“漫湖农鲜”包装,去年销售量达9000余斤。原本2.3元/斤的红薯面,目前在市场上售价可达6.5元/斤,加工户每年的实际收益比往常翻了一番。此外,2019年经该品牌销售出去的相关农产品达3000吨,总营业额3000万元。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