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桑葚上市的时节,酸酸甜甜的口味,深受市民的喜爱。
不久前,一段用“药水”浸泡桑葚的视频在朋友圈里流传,引起市民高度关注。视频中,一位男子将一筐桑葚浸泡在溶液中,几秒过后,带框取出并放置在一旁晾干。视频拍摄者提问,浸泡的溶液是什么?对方回复,这个东西是做蛋糕时添加的物质。
视频是否为谣传?添加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对人体是否有害?
5月9日,记者一行前往实地探访。
浸泡“药水”确实存在
根据视频拍摄者提供的信息,记者找到了事件发生地,并在附近一处隐蔽地点进行观察。
这是一处设立于公路旁的个人摊位,位于临海市涌泉镇沿江路,距沙渚村不到2公里路程。离摊位不远,放置着一个广告灯箱,上面写着“某某果蔬专业合作社”“果桑采摘园”“代购、批发、零售”等字样,并且清晰地标注着手机联系方式。
摊位由简易帐篷和几张桌凳搭建而成。装在圆形果篮内的桑葚在桌上整齐摆放,一旁的桑葚成筐摆在地上。在帐篷后方,放着一个白色方形塑料桶,里面是不知名溶液(下图)。
如同视频里显示的一样,浸泡、晾干,在当天下午2点左右的一段时间里,一位男性摊主一直重复着工作。
“药水”由两种食品添加剂调制而成
随后,记者一行绕了一圈回到该处。停车,询问桑葚价格。
面对记者的购买咨询,几位摊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极力推荐购买圆形果篮内的桑葚。“这些桑葚好,早上刚摘下来,新鲜、味道甜!”其中的一位女性摊主说。“价格多少?”在摊主的邀请下,记者尝了一下桑葚,并问了价格。
“10元一斤,一篮3斤多,卖30元。”这位女摊主回答。
记者购买了一篮,并顺手指了指地上的桑葚,询问价格。“这些价格贵些,要40元,也是3斤多一篮。”
同样的桑葚,为什么这些价格要贵一些?似乎是看出了记者的迟疑,摊主回答说,这些桑葚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一天左右。
“这是为什么?”记者用了一个借口,“我们想买点送朋友,这些是不是加了什么东西,到时吃坏肚子就不好了。”
“你们放心,这些东西都是加到蛋糕里的,没有毒!”女摊主回答。这时,一位男性摊主也凑了过来,他告诉记者,地上的桑葚都是运往无锡市场,想吃新鲜的还是亲自到产地采摘为好。
随后,记者与这位男性摊主攀谈起来。在谈话中,他告诉记者,地上的桑葚浸泡过由脱氢乙酸钠和安赛蜜两种食品添加剂配置而成的溶液,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不过你们放心,这些东西绝对没毒,对人也没影响。”他说,蛋糕店里做蛋糕都是加这些东西,绝对没有问题。
浸泡过溶液的桑葚排在地上晾干
这两种添加剂没有规定可用于鲜果
根据摊主提供的线索,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
目前,我国实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在这部标准中,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进行了规定。
根据标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又名脱氢醋酸及其钠盐)是一种防腐剂,允许在面包、糕点、果蔬汁(浆)、果蔬汁(浆)等食品中使用,但没有规定可以用于新鲜水果防腐。
安赛蜜(乙酰磺胺酸钾)是一种甜味剂,允许在水果罐头、果酱、蜜饯类等食品中使用,同样没有规定可以用于新鲜水果。
同时,查阅新鲜水果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门类。标注明确规定:“新鲜水果一般是不含添加剂的。但是经表面处理、去皮或预切的新鲜水果可能含有添加剂。”
而新鲜水果可能含有的添加剂种类中,脱氢乙酸钠和安赛蜜均不在其中。
执法人员已取样化验
当天下午,记者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临海市有关部门。随即,该市工商、农业、农产品检测等有关部门到场检查。
面对执法部门的有关检查,摊主拿出了两包添加剂。一包是“天柱”牌脱氢乙酸钠,另一包是“互利”牌甜蜜素。
当执法人员在问询添加剂量时,摊主三改其口——第一次回答“一大把”,第二回答“一汤匙”,第三次回答“就使用了一点点”。
而具体剂量如何,是否只有这两种添加剂?在场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结果只能等到化验结果出来结果才能明确得知。
随后,执法人员对桑葚及溶液进行了取样并进行封存。台州新闻客户端记者将保持跟踪关注。
浸泡桑椹系个别商户所为
周边村庄并无发现类似情况
在接到视频举报后,台州新闻客户端编辑部还产生了另外一个疑问,浸泡桑葚是个体行为还是全体所为?在实地走访的当天,台州新闻客户端记者还对周边村庄进行了走访。
综合走访情况,浸泡桑葚行为系个别商户所为,在周边村庄并无发现类似情况。
例如在沙渚村,当地桑葚采摘只接受预定。也就是说,在该村采摘桑葚需要提前预定,在约定时间内到园采摘或者请人采摘。
“桑葚保鲜时间短,让大家自己过来入园采摘是最好的做法。”该村一位桑葚园园主说。
此外,也有不少商贩在村庄设立了收购点,将新鲜桑葚发往宁波、杭州、上海等地。“这些市场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一旦抽检不合格,整车的产品都要被销毁。”一位来自宁波的客商说。
为了确保将新鲜的桑葚及时送到市场,这些客商往往都对采摘、装运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既保质量,又抢时间。“我做桑葚生意五、六年了,可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这位客商说。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