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三门浦坝港:一个联络点,撬动一条产业链
2025年11月13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龙楠 通讯员 林怡敏

11月12日,三门县浦坝港镇鲜甜共富工坊内,种植户马建刚将采摘的100余斤柑橘送进工坊冷链仓库,通过人大代表牵线搭桥的电商渠道,当天发往杭州、上海、海南等地的百果园、鲜丰水果、明康汇等生鲜菜市,价格比传统收购高出至少2倍。

鲜甜共富工坊从蓝图走向现实,离不开浦坝港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的辛勤耕耘。该镇人大创新融合地域、专业“双代表小组”履职模式与代表“家站点”,在鲜甜共富工坊内设立“百鲜农业”特色联络点,通过汇聚民智献良策、精准监督促落实,打通鲜甜共富产业链,让共富工坊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强劲引擎。

社情采集在“链”上

“过去人工打药既费时费力,还会影响个人健康。现在采用无人机作业,效率提升了三四十倍!”浦坝港2025年春耕专题座谈会上,种粮大户翟帮撑分享了自己在镇人大农业农村专业小组助力下,开启“共享农机”运营模式的故事。

在“百鲜农业”特色联络点,浦坝港镇人大农业农村专业小组创新实施“双轮驱动”工作机制。


一方面,建立农业领域人大代表轮值驻点机制,每月固定接待种养殖户,“零距离”倾听诉求,收集产业发展的痛难点。

另一方面,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代表+专家+企业”联动机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如今,翟帮撑参与的浦功英“共享飞手”志愿服务队已为多地农户提供智能植保等专业化服务,单人年作业量达9000亩次,额外增收超10万元。

“希望增设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农事农飞’应用场景”“建议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储备管理”……去年以来,该镇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走访调研1780余次,收集农业产业发展类意见建议120余条。这些建议得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落实。仅去年,浦坝港镇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鲜甜三门”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

难题解决在“链”上

为破解农产品利润微薄、产业难以做强的共性难题,浦坝港镇人大积极探索,构建“1+3+6”服务体系,即依托1个核心平台,设立生产技术、市场销售、政策协调3个专业组,覆盖红美人、青蟹、甜瓜等6个产业网格。

同时,创新“固定访、地头访、链上访”三访机制,农业领域代表不仅轮值驻点,更是主动扎进田间、塘头、合作社,与农户、企业家开展“面对面”“心贴心”交流。

“唉,现在青蟹运输损耗率还是太高了。”去年中秋节,浦坝港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中,养殖户的一句嘟囔被代表记在了心中。

经代表协调,镇人大牵头推动鲜甜共富工坊与顺丰冷链仓合作,引入“三段式温控保鲜”技术,将青蟹运输存活率从78%提升至95%,有效降低养殖户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鲜甜共富工坊平均每半天装车青蟹礼盒超200箱,直播带货需求达12小时/天,快递费打了7折,价格由25元降至17元左右。

同时,代表们还积极履职,主动投身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在产业联络点全力助推“直播带货+智慧物流”模式,预计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约1万元。

在履职方式上,浦坝港镇人大推行精准化服务机制:简单事项由代表“现场办”,专业性强的则启动“专业小组代表+农业技术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的“组团办”模式,通过专题座谈会、联合现场办公等形式,聚焦热点选题“准”、多方联动协同“活”、多管齐下衔接“深”,着力寻求产业发展“最优解”。

此外,浦坝港镇人大建立“群众点题”机制,通过媒体平台、基层单元系统广泛征集“鲜甜”产业监督议题;制定“双线反馈”“二次回访”和“产业民情指数”考评机制,形成“收集—协商—决策—监督—评议”的民主闭环,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标签: 百鲜农业;浦坝港镇;联络点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