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温岭石塘镇人大始终将民情民意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和“指挥棒”,积极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用一桩桩贴心的“民生微实事”,汇聚成百姓家门口的“大大幸福感”。
从“忧心”到“舒心”,候车亭里见真情
东巴黎车站是老石塘群众和游客出行的重要集散点,然而长期以来,这里缺少候车设施,群众候车不得不忍受日晒雨淋。

南城代表联络站在接待群众时了解到这一“忧心事”后,迅速行动。代表们立即前往实地勘查,并积极联合相关部门,现场敲定了候车亭的选址与建设方案。从倾听民声到落地建成,仅用时五天!在国庆节前,一个崭新的简易候车亭便矗立在车站旁,配备了座椅,让过往群众候车从此“风雨无忧”。这个小小的候车亭,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利,更成为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从“负担”到“减负”,清泉入户暖民心
“用水难、水质差、负担重”曾是悬在钓浜片五个村群众心头的一块大石。由于地势高,村民用水依赖二次供水,不仅水质时常浑浊,每年高达6万余元的电费和维护费更成了村集体的沉重负担。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中城代表联络站将此问题作为闭会建议提交,积极呼吁由市水务集团接管二次供水费用并实施增压直供。在代表的持续推动下,建议得到了市水务集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专题进站与代表面商落实。此举不仅让钓浜片五村集体每年得以成功减负6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钓浜片的群众有望在不久后用上“直供水”,实现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质的飞跃。
从“呼声”到“落地”,临时码头保生计
箬山片的渔民们曾面临一个现实困境:因沿海精品线路建设,原有的小码头无法使用,渔民上下船和物资搬运成了大难题。

群众支持发展,但生计也需保障。西城代表联络站在积极呼吁建设箬山港大型综合码头的同时,推动将“建设临时码头以解决渔民实际困难”列为镇年度重点民生微实事项目。经过深入调研,石塘代表小组创新思路,灵活协调利用现有资源,多次提出在杨柳坑与苍岙市场两处设置临时物资装卸码头,并保留里箬小码头用于人员接驳的建议,最终促成项目落地。此外,代表小组还主动与市交通运输局沟通,将一座废弃浮码头“变废为宝”,通过加装连接桥板,实现运输车辆直抵码头,极大方便了渔民的日常作业与生活,有力保障了渔业生产的顺畅运行。

此外,镇人大还积极推动出台了《石塘镇地质灾害治理资金补助方案》,有效破解了村级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短缺的难题;备受关注的福港路“断头路”问题也已提上日程,预计年底前即可打通……一桩桩、一件件,石塘镇人大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用“微实事”的精准发力,书写着为民服务的暖心答卷。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