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路桥区路北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山马区块于2014年启动整村拆迁以来,存在8户农房买卖纠纷,十年来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针对此事,路北街道专门成立以老带新师徒专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有4户达成调解协议,4户正在推进中。
“每位年轻干部自主选择适合的老同志为导师,将他们编入重点项目专班,进行‘手把手’传帮带,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路北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威说,目前,街道共有15组中层骨干与年轻干部先后结对,有效促进了经验传承与队伍融合。
今年以来,路北街道将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作为“比武擂台”,把现场当考场,让年轻干部和专职社区工作者迅速从“纸上谈兵”的青涩走向“知行合一”的成熟。
结对帮带,
项目一线锤炼本领
“刚开始跟着师傅上门,我连话都不敢插,手心全是汗。”年轻干部黄渊富回忆起刚接触山马地块征迁时的场景。他的导师何文伟是位有多年群众工作经验的“老征迁”,带着他从政策条文学到沟通技巧。
“政策处理工作最磨人,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群众白天忙,我们就晚上去、周末访。”黄渊富说,在一户因权属纠纷迟迟无法签约的村民家中,师徒俩前后上门十几次,反复核对政策标准、耐心调解纠纷,最终在8月促成庭前调解,成功达成一致协议。
“实战”之外,系统的淬炼也在同步进行。路北街道每月举办“青春淬炼营”,围绕政策解读、群众沟通、矛盾调解等主题开展实训。近三年新入职的机关干部和专职社区工作者在这里快速走向“遇事能干”。
路北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裘佳露说:“我们通过系统化、沉浸式、实训化的‘淬炼课堂’,为年轻干部搭建一个学习交流、锻炼实践与展示自我的优质平台,助力年轻干部迅速成长为素质过硬、业务精湛、富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入企服务,
当好“成长搭档”
在台州小度电脑有限公司,路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陈玥希刚落座便开门见山:“最近还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卡壳的问题?”她一边翻开笔记本,一边望向企业负责人顾银燕。
年初,国补政策实施,而路北街道有着众多商贸企业。“当初由于不熟悉政策,提交了几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成功。”顾银燕说。了解到企业的困难,陈玥希多次帮着补充材料,小度电脑终于如愿申请到国补商家资格。
对陈玥希来说,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正是提升服务能力的宝贵养分,“一次次跑企业,让我学会了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现在不光懂政策,更懂企业真正的难处。”
罗威介绍:“以‘1187’体系升级为牵引,我们聚焦企业需求,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商贸企业联络工作,利用他们对新业态的理解优势,以精准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目前,位于路北辖区的路桥数码城、居然之家等专业市场享受国补全覆盖,累计完成纳统企业9家,全年目标直指13家。
搭建阶梯,
成长有盼头有劲头
自2020年6月入职铭泰社区,到2023年7月履新路东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再到如今肩负五洋社区党支部书记的重任,王滢娴的脚步始终穿梭在楼栋之间、居民身边,在基层土壤中扎实生长。
“我们将38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全面下沉至小区业委会选举、网格治理、矛盾调解等一线岗位历练。”路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蔡晨介绍,通过构建起青治先锋“1+7+31”“雁阵”带队体系,他们系统培育40周岁以下主职干部和35周岁以下非主职的专职社区工作者。
王滢娴是这一机制的生动缩影。她通过走访“串”起了会修电器、擅长木工等社区里一群热心能人,成立便民服务队,为邻里提供实实在在的“小修小补”。
不仅如此,王滢娴还在社区推出“老师头课堂”,邀请老师头们传授木工、缝纫等手艺。并以此为起点,共享工具坊、亲子志愿服务队等互助项目也如藤蔓般自然延伸,居民从“被服务者”转变为社区的“共建主角”。
在多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接续耕耘下,五洋社区不久前成功入选2025年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成为共青团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团团活力圈”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服务实施社区。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