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在天台、仙居的一些山区乡镇,由当地合作社、村民种植的早熟晚稻陆续开镰收割,这些水稻都选用了台州市农科院自主培育的沪优16号早熟晚籼稻新品种。这也是今年台州最早一批成熟收割的晚稻,相比普通的晚稻品种成熟收割期提前了半个月。
在天台南屏乡日新村,40多亩沪优16号早熟晚稻品种已经成熟,田地一片金黄。当地水稻合作社社员和村民趁着晴好天气,正在用镰刀收割晚稻。
今年5月,种了60年水稻的天台县天南粮食合作社负责人汤岳溪在市里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引进了沪优16号,在日新村的30多亩干旱山地上进行种植。
虽然夏天和立秋后台州山区干旱缺水较为严重,但老汤发现新品种的节水抗旱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一些品种,并且抗病性强。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今年合作社种植的新品种晚稻获得丰收。相比原先种植的一些品种,新品种晚稻成熟期早,结实率高。经过实割测产,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原先的品种产量提高100公斤。
“我们原先种植的品种晚稻,平均亩产差不多1000斤,新品种晚稻,平均亩产1200斤。这个品种好,抗旱、抗高温、结实率高。”天台县天南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汤岳溪欣喜地说。
沪优16号系台州市农科院以不育系沪旱7A为母本与自主选育的台恢1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品种历时7年10代选育成功,这两年陆续通过了浙江省、云南省品种审定和福建省的引种备案。该品种米质优,化验指标为部颁2级米,适口性好,若作为优质米开发利用,比普通米价格每斤高3-4元。
“这个晚稻品种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一个优点是早熟,能在中秋节前成熟收割,另外耐高温,可解决连续高温造成晚稻不结实的问题。还有一大优点是节水抗旱,尤其适合我们台州山区种植水稻缺水、灌溉不方便的情况,且这个品种适应性强。此外, 新品种米质也优,符合现在消费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的市场需求。”台州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何方印说。

“口感比原先的好。现在村里合作社和农户种植晚稻积极性高,明年我们会加大该品种的种植,计划全村种植晚稻面积有100多亩。”天台县南屏乡日新村党支部书记邱善梦说。
今年,市农科院在天台、仙居、临海等地山区已经推广种植沪优16号晚籼稻品种1万多亩,另外在我省的桐庐、遂昌和外省的云南等地也在进行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达到三四万亩。品种推广制种是关键,今年市农科院还在丽水遂昌租用了270亩土地进行沪优16号等新品种的制种,预计能收获该品种的杂交种子8-9万斤,明年计划在省内外各地推广种植该品种晚籼稻,面积7万多亩。
“沪优16号特别适合在山区推广。”看到其自主选育的优质晚稻新品种在各地推广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能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何方印感到很欣慰。“我们培育的农作物优质新品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做出贡献,就觉得自身价值也实现了。”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