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丰收了!十吨三门青蟹“爬”出沙漠
2025年10月06日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陈栋 共享联盟·三门 李佳宁 朱启旭

过去盐碱水只能用来排碱压沙,如今却在新疆沙漠边缘养出了沿海的鲜货!

国庆期间,阿拉尔市新开岭镇的标准化养殖塘内迎来首次规模化丰收。养殖户们从碧波中提起沉甸甸的蟹笼,一只只青蟹背甲锃亮、腹白如雪,挥舞着粗壮的双钳沙沙作响。分拣、过秤、捆扎、包装,不一会儿,满载“沙漠青蟹”的货车便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周边县市区的销售市场。

“这批青蟹个个饱满,单只重量都在300克以上,最重的超过500克,品相完全不输沿海产地!”看着分拣台上鲜活的青蟹,新疆三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武群难掩喜悦。塘口边,收购商马素梅带着团队早早等候,“自从今年青蟹量产,我们天天来等这‘头一网鲜’——商超、海鲜市场要供货,散客也抢着要,现在连北疆的客户都多了不少。”

从“远隔山海”到“就地鲜食”,新疆消费者的餐桌变化,藏着三门青蟹“西迁”的巧思。“以前从沿海空运青蟹,成本高不说,鲜活度还打折扣。现在本地青蟹当天捕捞当天上市,价格实惠、口感新鲜,今天一早上就订出去几百斤!”阿拉尔市海瑞海鲜销售店负责人谢作军感慨道。

这群在戈壁滩上安家的“东海来客”,背后是台州援疆指挥部与三门农创客长达两年的精心培育。2023年,在指挥部牵线搭桥下,三门县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与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签约启动“盐碱水养殖青蟹产业项目”,携手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将“中国青蟹之乡”三门的优质蟹苗和成熟养殖技术引入天山南麓,共同攻克了苗种投放、技术攻关与量产突破等养殖关键技术难题。

去年,3万只三门蟹苗在盐碱水中试养成功,率先验证了“青蟹疆养”的可行性。今年春季,基地新建400亩标准化养殖塘,配上智能水质监测、循环水处理等现代化设施,彻底实现从“试验”到“规模”的跨越。“按当下的收成,亩产最高超50公斤,产值十分可观!”三门县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毛玲君说,这个成绩远超预期,既是“台州援疆赋农”的生动实践,更证明了三门养殖技术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创新性。

如今,在阿拉尔的盐碱滩上,三门青蟹不仅丰富了西北群众的“菜篮子”,更蹚出了一条“治碱”与“富民”双赢的新路径——从过去单向“输血”援疆,到如今协同“造血”兴产,这片曾因盐碱化而贫瘠的土地,正因一只青蟹焕发新活力。据悉,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与三门县正在规划建设高标准渔业园区,计划引进更多适盐碱水水产新品种,推动特色水产业集聚发展,让“沙漠养鲜”的故事,在天山南麓续写更多可能。


标签: 三门青蟹;三门县;阿拉尔市;盐碱;沙漠;创客;援疆指挥部;蟹苗;分拣;新疆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陈栋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