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共富路越走越宽!天台三州乡有了靠山吃山的“新吃法”
2025年09月15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张怡

前几日,天台县三州乡迎来连续降雨。山野间,久旱逢甘霖的乌药叶片舒展,长势格外喜人。

“三州乡自然散布的野生乌药比较多,我们已在这里建立40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浙江红石梁集团天台山乌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文强说。

当前,三州乡正在谋划天台县乌药小镇建设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目前已初步完成750亩乌药种植基地选址。该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乌药种植基地、乌药加工厂、“云上乌药”数字馆等,旨在构建“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科普研学+观光旅游”的全产业链体系。

地处台州、绍兴、金华三市交界处的三州乡,碧水环绕、层峦叠翠,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其最大的发展优势。20年来,该乡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惠民、富民、安民”主题主线,打造以茶叶为支柱产业,以乌药、小笋、西瓜、白酒等为特色产业的“1+N”产业发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三州乡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排名全县第一,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全县第四。

点绿成金,袅袅茶香漫山野

过了茶叶季,茶农王方灿乐得清闲。每每在村里散步,看到已平整好的地基,他总盼着五星村茶叶加工厂能快点建好。

“等建好就搬进去,这里场地大,电费还便宜。”王方灿家中有5台炒茶机,炒茶高峰期时,每月需缴纳电费150余元。

6ac1f05d01546c4d8b11521083345d1a.jpg

五星村茶叶加工厂正在建设中

据悉,五星村茶叶加工厂是三州乡西片首个茶叶加工厂,项目占地1200平方米,其中400平方米用于建厂房,800平方米用于建停车场。建好后,入驻的茶农能享受每度电0.5元优惠。

“村里老人居多,茶叶拿去外面卖,一是不方便,二是价格卖不高。”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丽云说,希望将五星村茶叶加工厂打造成集加工、销售、展示于一体的茶叶集散中心,培育“印记三州”“念上岭”等茶叶品牌。

截至目前,三州乡拥有茶园面积15800余亩,已建成茶叶加工厂16所,茶产业年产值超1.5亿元。

这几年,新茶饮行业发展迅猛,“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更是成为了年轻人迎接季节更替特有的仪式感。三州乡敏锐地意识到,仅靠生产销售青叶与干叶,难以进一步扩大三州茶叶市场份额。

天台山云雾茶啤

今年,三州乡与茗心三叶(台州)茶业有限公司合作,相继推出天台山龙井气泡茶、天台山云雾茶啤等新茶饮产品,着力延长茶产业链。

“三州茶叶品质很好,产品在中华济公文化节、中国茶旅大会、台州茶博会等活动上亮相,反响不错。”作为青年入乡代表,茗心三叶(台州)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威威还计划研发黄精红茶、石斛龙井、桂花龙井等袋泡茶,丰富产品结构。

项目驱动,产业发展村村旺

在牌门村共富工坊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捆扎钢筋、浇筑墙体,二层建筑框架初显。该项目一期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分为农产品加工区、展示区、直播区等。

“共富工坊建好后,能为村民提供十几个岗位,村集体每年能增收15万元左右。”谈及该项目对村庄发展的意义,牌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亭明乐开了花。

牌门村共富工坊正在建设中

缺乏产业支撑的乡村,该如何逆袭?2021年上任之初,张亭明就明确破题思路——因地制宜,深挖乡村资源。他成立“三州山宝”品牌,上门收购农户的番薯粉、笋干菜、应季果蔬等,推出多种组合的农产品大礼包,年销售额达十余万元。

成果喜人,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户手工制作农产品,产量有限、质量不一。共富工坊建成后,牌门村计划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流程,通过集中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牌门村不同,沙岭村早早有了支柱产业。

沙岭村自主研发的小笋罐头每年能卖出3万余瓶,销售额约60万元。但由于小笋季节性强且不易保存,导致生产周期较短。有市无货,一直困扰着该村发展。

沙思坑小笋罐头

看着即将建成的冷库,沙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俞永溪喜上眉梢。“原来每年就4月到6月忙活,冷库投用后,制作周期延长了,产量也就上来了。”他透露,开袋即食的小笋产品已经研发出来,待通过食品检测后,便能上市。

今年以来,三州乡已谋划落地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3个,以项目驱动乡村产业发展。目前,该乡11个村集体收入均超30万元,其中7个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

文旅融合,绘就共富新图景

步入三州乡红色研学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段详实史料、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全方位展示三州乡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足迹。开放不到三个月,该基地已接待500余人。

三州乡是革命老区,拥有“红军岭旧址”“临天仙工委旧址”“三五支队宿营地旧址”等红色资源。近年来,该乡一直致力于发展红色研学产业,但受地理位置偏僻影响,始终没能掀起大浪花。

三州乡红色研学基地

怎么破局?“只要足够有特色,就不怕没人来。”三州乡城建旅游办工作人员徐彬琦说。

在建设红色研学基地时,三州乡除设置展览区外,还特意打造VR游戏体验区、室外真人CS场地等,丰富研学业态。此外,该乡创新探索“红色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推出“红色+龙井茶炒制”“红色+糯米酒酿造”“红色+西瓜采摘”等特色研学路线,打响“红乡绿地”研学品牌。

今年夏天,三州高山西瓜亮相浙BA台州赛场。种瓜大户陈方杰接了一通又一通求购电话,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三州乡高山西瓜

“大家都是看浙BA比赛知道三州高山西瓜的,想要尝尝。加上一批批研学团队来到乡里,今年西瓜根本不愁卖。”陈方杰说。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依托三州生态优势,持续推进茶叶产业升级、特色产业创新、乡村旅游发展,做大做强‘三州蜜’‘三州潭龙井茶’‘沙思坑小笋’等农产品品牌,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促进共同富裕。”三州乡党委书记陈加雷说。

标签: 三州乡;研学基地;共富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