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在即,浙江一年一度的杨梅季也进入尾声。漫山遍野的杨梅树,开始休养生息,为下一年的开花结果积蓄养分。
在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东魁村的一个小山坡上,一棵约200年高龄的杨梅树,不久前刚住进了一幢200平方米的“豪华公寓”。在一片碧绿的杨梅林中,这幢白色大公寓显得尤为亮眼。
从申报古树名木、组织专家会诊,再到建设“豪华公寓”、配备专职管家,这些年,黄岩对这棵老杨梅树的保护,可谓不竭余力。这棵杨梅树,到底有什么来头?
这棵老树子孙遍天下
眼前这棵枝叶稀疏的杨梅树,其实并不简单。
它不光年龄大,还是全国东魁杨梅的老母树,也就是说目前全国所有的东魁杨梅树都是它的子孙后代。
这棵杨梅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的。
因为果实硕大、甘甜多汁、风味浓郁并高产等诸多优点,这棵杨梅树被发现后,很快受到业内重视。
东魁杨梅老母树 资料图片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现代园艺学奠基人吴耕民先生将其命名为“东魁杨梅”。1992年,黄岩东魁杨梅获得新品种认定。
当时不经意间的一次发现,却改变了全国的杨梅产业格局。东魁杨梅在省内外得到广泛引种。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有4000多万株开具了检疫证的东魁杨梅苗木从黄岩调运到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份,真正开启了“八方引种,万里移栽”的热潮。
据统计,目前东魁杨梅已成为全国杨梅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约占栽培总面积的50%,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在浙江范围内,东魁杨梅的种植面积和产值占比也分别达到55%、60%,遥遥领先其他杨梅品种。
2021年6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基因测序证明,国内东魁杨梅均出自江口街道东魁村的这棵老母树,也证实了黄岩是东魁杨梅的始祖地。
量身定制“豪华公寓”
近年来,这棵老母树的身体状况,一直欠佳。
“病根是十几年前落下的。”黄岩区果树推广总站站长刘高平介绍,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冰雹,将老树砸得遍体鳞伤。这直接诱发了严重的癌肿病,导致伤口持续恶化。直到这两年,老母树病情才逐渐稳定下来。还有前几年的一次突然刮来的大风,将老母树的几根枝干吹断了。
为了更好地防范气象灾害风险,今年,黄岩决定为老母树量身定制一套“大公寓”。记者看到,公寓的主体是钢结构,顶部和四周覆盖着白色网帐,面积近200平米,层高近10米。老树的周围,还建设了一圈操作架,便于工作人员开展各类作业,又不必踩踏母树枝干。
住进“豪华公寓”的东魁杨梅老母树
“这个大棚可以有效防范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对杨梅树的伤害。同时,覆盖的网帐又能让阳光、雨水都能进到棚内,不影响杨梅树的日常生长。”建设方、台州市羽佳温室大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斌说,他们还将建设自动弥雾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对老母树浇水、施肥等作业的智能化管控。
这些年,为保护老母树,黄岩做了不少工作。黄岩将老母树的所有权从农户个人收归到集体,组织专家会诊对老母树开展全面体检,为老母树申报古树名木称号,为老母树购买保险等等。
去年,黄岩还专门为老母树聘请了一名专职管家。这名管家是一名东魁村村民,也是一名管理过20多年杨梅树的资深梅农,负责老母树的剪枝、施肥、浇水、喷药以及日常巡护等工作。
一棵果树的共富账本
知名果树背后,往往蕴含着重要的经济、生态、历史和科研价值。
对重要果树进行各种保护,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宁夏青铜峡市对两株上百年的大青葡萄古树挂牌保护,进一步护好种质资源、讲好传承故事、强化品牌宣推,持续擦亮当地大青葡萄金字招牌;四川眉山对相传由苏东坡亲手栽种的千年宋荔进行科学养护,并开展荔枝品种改良,推动“古树+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绍兴对会稽山地区7万多株古香榧树开展统筹保护与产业发展,推动该市香榧产业实现总产值26.6亿元……
据介绍,目前黄岩全区共有869棵经认定的古树,其中仅3棵属于果树类的。东魁杨梅老母树作为全区唯一一棵杨梅树名列其中。而相比另2棵柿子树,它在经济、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价值更高。
东魁杨梅
当前,东魁杨梅产业已成为黄岩的富民支柱产业。据统计,黄岩全区杨梅种植面积达6.1万亩,覆盖90%的乡镇街道,年产量达4.4万吨,产值达5亿元。尤其是品质优良的高山东魁杨梅,已成为山区群众致富的新引擎。
在老母树所在的东魁村,近年来建起了东魁杨梅母树文化园、东魁杨梅博览馆、杨梅科创中心。因为这棵老母树,东魁村名气大增,东魁杨梅种植面积达到近千亩。
黄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黄岩将深挖东魁杨梅始祖地IP,深入挖掘、保护、传播好东魁杨梅的品牌与文化,将这个富民产业越做越兴旺。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