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州医院血管外科上演“生死时速”。
70岁的王老伯(化名)因头晕就医,被查出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随时面临卒中风险。台州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经严密评估,在全国血管外科学会主委陈忠教授的见证下,成功为患者实施浙江省首例PT-CAS(颈动脉狭窄改良经颈血运重建术),让国际前沿技术在浙江落地生根。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干道”,一旦狭窄超过50%,就如同埋下定时炸弹。慢性缺血会引发头晕、认知衰退;斑块脱落形成的急性栓塞,更可能瞬间导致脑梗死。权威期刊《Stroke》2024年研究显示,重度狭窄患者年卒中风险达 13%,危险不言而喻。
此前,颈动脉狭窄的传统治疗手段各有局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虽能彻底清除斑块,但创伤大、神经损伤风险高,对心肺功能差或颈动脉分叉特殊患者难以实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虽微创,但存在斑块突破保护伞、弓部斑块脱落致脑梗的风险。
此次应用的PT-CAS技术,作为国际新锐术式TCAR的升级版,堪称血管治疗领域的“智能利器”。术中通过颈部微创切口建立临时逆向血流通道,使脱落斑块被“倒流”系统精准捕获,经滤网拦截后安全导入静脉,捕获效率达99.2%。同时避开主动脉弓“雷区”,尤其适用于血管迂曲、弓部有斑块的高危患者。其优化的装置还消除了涡流死角,提升长期安全性。
手术当日,在陈忠教授指导下,赵文军主任团队精细操作,支架精准释放,王老伯的狭窄血管恢复畅通。患者术后即刻清醒,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标志着此次手术圆满成功。
PT-CAS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幅降低手术风险,更将颈动脉狭窄治疗窗口期前移,让高龄、心肺功能差、解剖复杂的患者也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为卒中防治领域的里程碑。目前,王老伯已进入康复阶段。
据悉,台州医院已启动PT-CAS中心研究,推动台州血管外科向精准治疗时代大步迈进。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