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6岁的小谢(化名)刚拿到BI-RADS 4B类的乳腺结节报告的那一刻,她的第一反应是:“这确定是我的么?我要去杭州大医院看看。”
而如今,康复出院的她却感慨:“幸好没奔波,在家门口就治好了!”
这背后,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基层患者打开的“生命绿色通道”。
年前,小谢体检发现1.2公分乳腺结节(4A级),医生建议行手术时小谢并未在意。直到半年后,医院通过AI筛查系统二次预警联系到她,她才开始重视,再次复查B超显示结节进展为4B类,这意味着恶性风险显著升高。
小谢不敢相信,自己如此年轻,怎么就会得癌?“去杭州还是留本地?”焦虑不安的她找到恩泽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江国斌,江国斌耐心跟她探讨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后续可能的治疗方案,解答了她担心的各种问题。对于她的犹豫,江国斌的一番话给了她定心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专家每周会来院会诊,你的穿刺病理结果出来后,我们还有多学科团队一同定制方案。”
疾病不等人,抱着先穿刺看看的心态,小谢接受了穿刺。病理提示:(右乳肿块穿刺)浸润性癌。这让年纪轻轻的她一时无法接受:“我不想切除乳房。”
鉴于小谢有强烈的保乳意愿,但因错过了最佳的保乳手术时间,江国斌团队和浙大一院专家代志军主任以及与恩泽医院乳腺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为其进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I期重建术,这一手术方案不仅可以让小谢仍然拥有“乳房”,还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其生活质量和自信。
最后手术非常顺利,更让小谢意外的是,术后浙大一院专家仍不定期参与查房指导,全程把关康复方案。小谢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很快就出院了。
重点病种前置管理项目
据悉,为防止患者因对疾病认识不足、诊疗不及时等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疾病诊治,台州医院路桥院区(恩泽医院)自2024年12月开始成立重点病种前置管理项目团队,依托AI筛查系统,实现“主动追踪”。同时各专科医护一体化的个案管理师会实时对重点病种进行跟踪管理,建立“筛查-确诊-治疗-后续随访”的全流程个案管理模式。而小谢正是重点病种管理目标人群,从首次4A级结节预警,到半年后智能提醒复查;从穿刺后的个案管理师一对一答疑,到术后康复期的浙大一院专家指导;这种“技术+人力”的双轨模式,最大化地整合了医疗资源,患者享受到的不仅是手术技术,更是“全周期管理”的服务标准。
“过去去杭州,光排队等专家号就要3天,手术床位更得排上大半个月。”而现在,她在本地医院享受到的诊疗方案与浙大一院一致,医保报销比例也更高。
小谢的故事,是千万基层患者的缩影。当“国家级医疗资源”不再是千里之外的奢望,当AI筛查与专家团队成为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在重新定义“优质医疗”的半径。下一站,我们期待更多“小谢”在故乡的阳光下,拥抱重生。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据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台州医院的建设目前正积极推进,以“同质化”标准,让台州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满足各区域疑难复杂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服务需要为重点,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与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医院管理、中西医协同发展等六个方面代表区域顶尖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与国家医学中心以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构建高水平医院网络,共同带动我国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