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台州支行农业银行台州支行
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文化
旧时台州地丨天台牡丹最出名
2018年04月21日 来源: 神秀天台

  牡丹又称谷雨花,多长在中原。但旧时台州地,牡丹随处可见。最出名的是天台牡丹,天台牡丹花繁叶茂,明艳动人。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又称谷雨花,是谷雨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牡丹多长在中原,现在的台州人很少见到牡丹,有时会把芍药当成牡丹,这大概是一种错爱吧。但旧时台州地,牡丹随处可见。

  《嘉定赤城志》中记载,过去台州牡丹很多,以天台为最。牡丹盛大、繁复之美,深为台州人喜爱。

  欧阳公《花品序巾》云:“南出越州,吴越钱氏喜栽植,其盛若菜畦。”台州是吴越之地,吴越钱氏一族都爱种牡丹,以致吴越之地的牡丹多得像菜畦一般,稀松平常得很。那个吴越国王钱俶之子钱惟演,极爱牡丹,历史上还留下风雅佳话。他任西京留守(洛阳市长)时,他的第三子,后来开凿东湖的台州太守钱暄还是个十二三岁的翩翩少年郎。钱惟演的公署后面建有一个牡丹园,十几亩大,种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谷雨时节,牡丹花开,钱惟演下帖请洛阳城里的名流前来观赏牡丹,饮酒赋诗。欧阳修那时是西京留守推官(市长秘书),去双桂楼面见上司钱惟演,钱惟演的座位后有一精美小屏立,“细书字满其上”。钱惟演告诉他,屏风上他亲笔书写了九十多种牡丹花名。钱惟演好风雅,他任西京留守时,把民间的赏花会,变成官办的“万花会”,以花为屏帐,“举目皆花也”。万花会举办时,洛阳城里万人空巷,“旦暮走营营,尽日绕丛行”。自钱惟演之后,万花会年年举行,形成宋代的牡丹花会。他还设驿站,送牡丹,把洛阳牡丹驰送到东京(开封)宫廷里。

  临海有民歌《十手巾》,里面就提到大姑娘绣牡丹花——“第一手巾彩蓝纱,蓝纱里边牡丹花;满山鲜花任人采,百花园中唱小歌。第二手巾芙蓉飘,飘飘手巾带郎腰;郎腰须带银灰色,十根须带通郎腰。第三手巾三尺三,两朵荷花赛牡丹;荷花绣在牡丹中,绣花容易拼线难。”若没见过牡丹,大姑娘又如何能飞针走线呢?

  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归隐家乡后,谷雨时节,牡丹花开,他在花下通宵饮酒,赋诗道:“牡丹花下连宵醉,今日闲看黑牡丹。得此躬耕东海曲,一贫无虑百忧宽。”牡丹花下喝喝小酒,醉眼闲看黑牡丹,人生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不过他的“可怜秋鬓白,羞见牡丹红”,心境就不复花下喝酒的怡然了。

  乡间野地有牡丹,更多的牡丹见于寺庙中,牡丹开时的浓烈夺目,明艳了寺庙的天空。唐代许多著名的寺观如安国寺、慈恩寺,多种植牡丹,这些名寺的牡丹都非常出名。牡丹花朵硕大,盛开时艳丽无比,很贴合大唐风度,所以为唐人喜爱。《唐语林》就说:“京师贵牡丹,佛宇、道观多游览者。”

  我曾暗自疑惑,文人书房前爱植清雅之竹,而清心寡欲的寺庙,反倒喜爱号称富贵的牡丹花。许是寺院的淡然超脱,更能滋养出人间繁花。况且,寺庙内的殿宇、塑像甚至花草树木,在信徒眼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长在寺庙里,想来牡丹花也开得心安一些,难怪唐诗人常建言“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寺庙的花,大抵开得格外好。

  临海天宁寺曾种有牡丹。天宁寺即龙兴寺,在临海市城关巾子山西麓,始建于唐景龙元年,初名“景龙寺”,后改名为“龙兴寺”。天宝三年(744年),高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时,曾驻锡该寺。龙兴寺高僧思托,追随鉴真“四度造舟,五回入海”,“始终六渡,经逾十二年”。

  旧时,天宁寺植有牡丹,清代学博王廷瓒曾有《芗林院赏牡丹赠湛一都纲》:“寻常魏紫与姚黄,别有曹溪一瓣香。识得此中春意否,大千到处尽花庄。”诗名中的芗林院,就在巾子山北麓,初为天宁寺分房,后在太平天国中毁于大火。清代学博吴世良亦有诗:“缁衣初地何曾染,魏紫姚黄色相空。”“缁衣”指的是黑色布衣,后以此代称僧人。两诗中都提到姚黄和魏紫,这两品种是牡丹中的极品,“姚黄”称为牡丹之王,“魏紫”称为牡丹王后。后人也以魏紫姚黄来代称牡丹,可以想像,芗林院的牡丹曾于春日是如何竞芳菲的。

  清代玉环文人董文贤有一首《紫牡丹》:“秀骨仙姿云锦裳,万花翘首看浓妆。

  朝天紫绶酣春露,捧日丹心丽晓阳。”翻当地志书,知紫牡丹是玉环的物产之一。

  最出名的是天台牡丹。明末大才子张岱避难入剡,到天台,见天台牡丹花繁叶茂,明艳动人,有文如下,这篇小品文收在他的《陶庵梦忆》第一卷中:

  天台多牡丹,大如拱把,其常也。某村中有鹅黄牡丹,一株三干,其大如小斗,植五圣祠前。枝叶离披,错出檐甃之上,三间满焉。花时数十朵,鹅子、黄鹂、松花、蒸栗,萼楼穰吐,淋漓簇沓。土人于其外搭棚演戏四五台,婆娑乐神。有侵花至漂发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这篇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天台山多牡丹,一般来说,天台牡丹都是径围大如两手合围。当地村中有一种牡丹叫名叫鹅黄牡丹,一株有三枝干,大的如小斗般,种在五圣祠前。枝叶分散,交错伸出到祠的瓦檐边上,三间房屋都盖满了。花开时有数十朵,颜色如鹅子、如黄鹂、如松花、如蒸栗,花萼茂盛,层递吐艳,花团锦簇,淋漓复沓。当地人于这株牡丹花外边搭建四五个棚台演戏,以歌舞乐神。如果有人侵花而至漂发,立马就会引来奇异的灾祸。当地人的戒律没人敢违反,所以牡丹花能够由最初的小枝小叶,长成年岁长久开花不断。

  在张岱笔下,天台牡丹株大、叶茂、花繁,直追洛阳牡丹,但天台牡丹之高大秀美,洛阳牡丹犹有不及,这株长在五圣祠前的牡丹,高如乔木,枝叶伸到五圣祠的瓦檐上了。后有人据此怀疑张岱笔下的牡丹应为芙蓉花,否则何以长成花树一般。其实,牡丹长成这般大并非独例,昔年蒲松龄所宿的崂山太清宫,宫内的一株白牡丹亦高及屋檐。蒲松龄借住于此,与牡丹朝夕相对,将它幻化成了美丽的女子与男子相恋。《聊斋志异》中的《葛巾》,写的就是人和牡丹精之间的恋情。至于寺中为什么牡丹长得如此高大,想来是地气使然,另外,就是因为“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有人考证出张岱笔下天台牡丹所植之地五圣祠,应为大安寺,座落于天台西乡赤山,始建于元明之际,原为卢公祖师晚年栖居之“崇善堂”。一生爱花的张岱,见了牡丹,犹如天赐的美景,徘徊其中,心中生出芬芳来,于是写了《天台牡丹》。张岱是末世才子,他所生活的晚明是个淫奢浮华的年代,充满世纪末的颓废气息。身为充满名士气息的世家子弟,他一生追求悠闲脱俗的生活趣昧,他游走于风花雪月、亭台楼榭、书画丝竹、饮食茶道、博弈游冶之中,意趣无穷。而天台人为一株牡丹花,“搭棚演戏四五台,婆娑乐神”,可谓风雅之致,深获一生好风雅的张岱之心。

  《天台牡丹》寥寥几笔,惜墨如金,不枝不蔓,却又质实饱满,名士性情,跃然于纸。

标签: 台州 牡丹花 旧时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杨群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