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财经 > 商业 正文
保健品推销“水很深” 你还敢买吗
2014年10月30日 来源: 台州商报
【摘要】

  业内人士提醒所有打算购买这些保健产品的老人,千万不要听信商家的虚假夸大的宣传,别花了钱伤了身体。

  小张曾经在某保健品公司做了三个月的销售员,对公司产品性能、经营模式、销售手段、利润空间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保健品从生产到代理再到终端市场销售的大多环节都有过接触,觉得现如今这些保健品营销模式以及营销方法太“坑人”了。

  小张特意找到记者,讲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保健品销售秘密,以提醒所有打算购买这些保健产品的老人,千万不要听信商家的虚假夸大的宣传,别花了钱伤了身体。

  业内人士

  揭秘保健品黑幕

  价格不透明市面买不到

  针对老人购买的一些保健产品,记者用了一周时间走访了多家药店和商场,并没有发现市民王先生的母亲所买的那些所谓的保健品,许多药店人员看到那些产品包装,都表示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随后,记者又在网上搜索了有代表性的产品“金奥力牌纳豆红曲胶囊”,发现确实有这款产品,然而与王先生母亲所买的那款产品包装是不一样的。王先生母亲所买产品,上面不仅标有“金奥力牌”,还标有另外一个叫“康奥博”的标识。像这种贴着两个商标的保健品,市面上看不到,价格也不透明,到底卖多少钱就全由商家自己说了算。

  打进口旗号包装用英文

  在记者调查的保健品中,大部分卖价昂贵的所谓进口保健品,中英文说明书并不相符。有的英文说明只有规格和适用人群,并没有中文标识的那些成分。

  更令人费解的是,英文和中文都标明,原产地为加拿大,难道现产地并不是加拿大或者是在国内进行加工的呢?记者拨打了产品说明书上留下的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

  利用科学术语夸大产品功能

  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利用“高科技”新产品的概念误导老年消费者购买商品。利用老人不熟悉所谓的高科技、极度看重健康的心理,随意夸大功效,偷换名词概念。

  有些经营者以“高科技”“绿色”“健康”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宣称其产品是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高氧舱设计等专利技术应用,能“包治百病”,片面夸大保健功能,使消费者误以为其所销售的保健品有巨大功效,甚至可以替代药品使用。

  既无保健标识也无药品批号

  记者从德城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了解到,保健品其实都是保健食品,市民购买之前,要看有没有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如果有就说明它具有保健食品的27种功能之一,但这些功能中并没有治疗的功效,只能起到调节身体的作用。

  此外,还要看清药品上面有没有药品批号。只要商家坚定宣称产品能治病,就应属于药的范畴,如果找不到相应药品批号,则说明商家在欺骗。

  记者调查发现,老人在推销点上购买的这些保健品,完全找不到这些标识。

  保健品利润

  高得惊人

  小张告诉记者,保健品的利润非常高,几十倍、几百倍,有的甚至几千倍。以蜂胶为例,由一些小工厂加工的一粒蜂胶出厂时只有几分钱,但是打上包装后,一粒蜂胶能暴涨到一元钱甚至十几元钱。

  经销商往往从“贴牌公司”直接进货,其实就是想要什么商标,就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有的经销商还会直接找生产厂家,然后自己贴牌,但这样风险会更高,但收益也相对更大。

  保健品也能

  “吃坏”身体

  现在很多人对保健品的理解存有一定偏差,有不少人将保健食品当成药品来食用,对产品的期望值很高,认为保健品吃多没什么坏处。

  加之很多保健品销售商利用养生讲座上的免费测血压、免费测血糖,在宣传过程中往往夸大保健品功效,混淆保健食品的真实含义,误导老年人。

  据专家介绍,现在部分保健品经销商,经非法添加违禁成分来证明产品的效果“立竿见影”,长期服用往往会伤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较易患上心脑血管类疾病,有些疾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控制、治疗这些疾病,绝不是任何保健品能够替代的,必须到医院等专业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

  提个醒儿>>>>

  保健品不是药品

  把保健品当灵丹妙药,认为保健品有治疗疾病的神奇疗效是许多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一大原因。

  为此,记者采访了德州市食药监局德城区分局药管科科长曲婷婷。

  曲科长介绍说,保健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即使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也根本达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正规产品有批号

  正规厂家出品的保健品都会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买时一定要看是否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的批号,然后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一下有没有这个批号。

  即使是国外进口原料在国内包装的保健品,如果要在国内销售,必须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检验批准,贴上保健品标志的小蓝帽,才可以在国内销售。

  医疗器械有注册证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医疗器械分三类:

  第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一般由市食药监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

  第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一般由省食药监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

  第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一般由国家食药监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

  在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看清要购买的保健医疗器械是否有有关部门发的注册证或者是批文。

  认清批准文号格式

  1996年3月15日,卫生部发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所有保健食品必须经过卫生部批准、注册。

  2003年10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开始受理保健食品申报,并于同年12月12日公布了第一批由其批准的保健食品名单,标识方式为“国食健字G+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及“国食健字J+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的批准文号正式亮相。

  “国”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代表国产,“J”代表进口,至此,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标识方式也固定在了“国食健字”的格式上。

  不过由于卫生部原来未对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作有效期的规定,因此,由卫生部从1996年以来批准的所有保健食品,在市场上仍然为合法产品。

  据《德州晚报》

  一张图让你看懂保健品营销内幕

  第一步

  搜集客户信息

  借散发廉价小礼品的形式,让领礼品的人在领礼品时留下姓名、地址、电话及年龄。

  (筛选客户)

  第二步

  电话邀约

  邀约客户来到门店,先进行第一步的“洗脑”,告知客户有一个xx会议、xx座谈会、xx活动,多为养生、健康、心灵鸡汤等,吸引客户参会,参会有礼品。

  第三步

  会销

  地点:市区名气较大的酒店会议室

  时间:少则1-3天,多则一周到一个月

  人员组成:专业的营销团队、专业的讲师、职业“听会”人群、职业骗子

  保健品的热销“套路”

  (恐吓-吹嘘-欺骗-温情)

  1.介绍病情的严重性。

  2.介绍产品神奇之处。

  3.通过虚假病例欺骗市民。

  4.讲温情话拉近市民关系。

  会销模式

  1.以讲传统文化、孝道文化(重点)、健康知识讲座、家人关系等充当幌子。(不同层次的客户有不同的活动,如聚餐、旅游等)

  2.通过讲述专业深度的知识把人说迷糊,然后开始介绍自己的产品。现场做实验印证产品的真实性。(多为骗人误导实验)

  3.给出产品的最高价格与优惠价格,然后通过渲染现场气氛请出专业骗子,现场为听会市民讨价还价,最后给出一个低于上一次价格较大的价格,增加市民占便宜的购买欲望。

  4.职业“听会”人群最先上去购买,烘托产品好且便宜的气氛。

  5.对购买产品的市民入户出访,通过各种慰问鼓励客户发展新客户,增强中老年人群对产品的信任度。

原标题: 保健品推销“水很深” 你还敢买吗

标签: 保健品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王未未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