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军收藏的宣传画。
□记者 朱玲巧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记者的采访是在这些红色歌曲中进行的。
今年51岁的李济军是黄岩院桥人,他和妻子都成长于干部家庭,童年也是在红歌和“老三篇”的陪伴下度过的。
在他的成长中,红色年代的记忆被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李济军钟情于红色收藏多年,家中有个红色陈列室,收藏着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毛泽东画像、文革瓷、宣传画、文献资料等藏品,林林总总有好几千件。
他家陈列室有巨幅毛泽东标准像
走进李济军的藏品陈列室,门口一幅巨大的毛泽东标准像引人注目。李济军告诉记者,这幅标准像算是一件“镇馆之宝”了。
记者了解到,这幅画高2.5米,宽1.8米,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69年4月第6次印刷的。画上是毛泽东最广为人知的一张标准像。整个画的品相保存完好,颜色鲜艳,就像是刚印刷出来的一样。
“这幅画像曾经被一个绍兴藏家卷起来放在自家阁楼里。”一次,李济军到这个藏友家“扫货”,无意中看到了这幅画,如获至宝。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捡到宝了,因为之前我也收藏了几十幅毛泽东的标准像,一般四开就已经很大了,还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大的标准像,光是请装裱师傅装裱就费了不少功夫。”李济军说。
他告诉记者,像这么大的标准像,一般只有在政府机关单位的大会堂里才能见到,现在放在自己藏品陈列室的门口,他觉得整个陈列室都“蓬荜生辉”了。
爱画画,所以爱上宣传画收藏
除了钟爱收藏毛泽东的标准像之外,李济军家里还有很多那个时期的宣传画。
小时候,李济军非常喜欢绘画,因为没有专业的老师教,他就照着当时的一些印刷品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来模仿。后来在收藏的过程中,他看到那些宣传画,就喜欢得不得了。
在李济军看来,一个时代的特征能在人们广泛接触的纸制品中得到“还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种印刷品无不渲染着那个时代的气氛,小到车船票、发票收据、介绍信,大到电影海报、宣传画等,都印上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标记。其中,富有政治色彩的宣传画是一个醒目的标志。
虽然那些宣传画曾经大量发行,不过因张贴等耗费,时至今日,存量有限,特别是大开张和多张组合的宣传画不易保存,更是难得一见。
“政治宣传画一般都选用非常好的纸张,如果保存得好,几十年后画面看上去依然非常洁白、透亮。而赝品为了方便做旧,一般选用的纸张都要厚一些,凹凸不平会十分明显。”李济军说。
记者看到,在李济军收藏的宣传品中,宣传画泛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油墨光彩。李济军介绍,过去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油墨里不添加树脂,完全是自然干燥,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但是也不容易褪色。
如今,这些极具政治色彩的宣传画在收藏市场上都非常走俏。
他收藏了解放区首批印刷的《论持久战》
李济军收藏的文献资料不算多,但基本上都是精品,且保存完好,如孙中山早期版本《民族主义》,《对友军关系》手工版,1949年的《共产党宣言》等。其中,初版的《论持久战》最显珍贵。
1938年,抗日战争打响一年,当时中国国民党内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甚嚣尘上。毛泽东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写出了一部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并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为演讲稿演讲。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军事政治著作,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李济军的这本《论持久战》就是当年在解放区初次印出的,长19厘米,宽13厘米,共100多页,由晋察冀边区七七出版社出版。封面书名是由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扉页上还印着毛泽东亲笔写的话:“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不过,因为当时解放区物资匮乏、技术有限,油印的手册不但质量差,而且数量也非常少,这个版本的《论持久战》在今天已经难得一见了。
“这本《论持久战》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在诞生地出版的,也是解放区第一批铅字印刷本,是十分珍贵的解放区文献。”李济军说。
原标题: 我家有个红色历史陈列室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