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王’之所以为‘王’,因为这是要改变路桥人40多年的习惯。”路桥执法分局局长任曦说,“在整治的最初5天里,就有5人因妨碍执法被警方留滞。”
“自己的门口也不让放东西啊?管多了吧!”这是整治时,执法人员听得最多的话。
整治第一天,虽然此前路桥执法分局借助报纸、电视、广播、宣传单等进行宣传,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耐心劝导教育,还是有10车违规放置的货品被登记保存。
第二天,第三天,仍旧是这些店铺,又装了10多车。
“好多店主固执地认为,门口就是自己的‘地盘’,所以占道经营才会如此反复。”任曦说,“每当有市民认为这是为应付检查而做的突击,向我询问整治几天会结束时,我都会告诉他们,直到路桥没有占道经营为止!”
一组数字,说明了执法人员整治时的艰辛:一天平均要高声地说上150分钟的话,平均要走上13000米!
“每天回到家就想躺会儿,甚至和儿子都不想多说一句话了。因为白天说得实在太多了,让喉咙稍微恢复下,第二天可以再接着说。”执法队员林日娄说,“局长都亲自带队整治,还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市民支持,推进了整治工作
“一年房租十几万元,单单靠室内经营生意怎么做?店里堆满了货物,哪还有转身的地方?”一服装批发老板道出了心声。因为占道经营整治,己经涉及到了个人利益问题,此时整治就很容易激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
“在这次‘难题王’的整治过程中,多部门的配合也让工作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比如公安可以及时地将妨碍执法的人员带离现场,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执法的压力。”任曦告诉记者,因为大家对城管的固有逆反心理,市民很容易受人鼓动,一旦有人与执法者唱反调,执法现场的气氛十有八九是一边倒的,执法压力非常大。
路桥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阮周斌说:“如果能得到市民10%的理解和支持,也许能给执法工作减轻90%的压力。”
有次在磨石桥头整治流动摊时,市民老蔡不时地和围观的群众说:“这些流动摊,不管从环卫、市容还是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好的。你们看,还有活禽现杀的,太危险了。”在他的正面说教下,围观群众纷纷劝导流动摊贩们快点回家,整治工作因此特别顺利。
在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始终保持“钛金眼+聋耳朵”的模式。用任曦的话说,那就是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又不受管理对象各种谩骂的影响。
随着路桥执法分局不断提高管理的标准,从划线经营到门内经营再到要求卷闸门内经营,从单纯的越门经营到高空的篷布清理再到门头广告整治,最后着手门前三包,路桥的“难题王”整治顺利推进。
长效管理,让店主不再心存侥幸
在路桥商城街和新安西街的路口,有一家生意很好的塑料制品店。
第一天整治时,执法人员从商城街过来时,闻风而动的店主和帮工们立即将店铺后门人行道上的货品往店内搬,一边搬,一边说“知道了,知道了,人行道上不能摆,保证马上全部搬完。”但是当执法人员整治了其他店铺回到这里时,发现原来放在店后门的货品全部搬到了前门。
执法人员正要去查处时,店主又适时地出现了:“今天整的频率怎么这么高?还以为你们走了。”然后,又是一场紧急搬离的场景。
随着整治力度的不断增强,整治频率的不断提高,这样的“躲猫猫”游戏让铺主不敢再玩了。“整到后来,哪怕是只有一个女队员去教育一下,铺主都会立即整改。”阮周斌说,“长效管理使得他们不再心存侥幸。”
据悉,路桥执法分局除了给每条路配置了街(路)长专门负责外,还成立了一个30人的小分队,专门防止“难题王”的反弹。“虽然销号了,但是整治工作远没有结束。”阮周斌说。“我们最后的目标,是市民自觉到不需要执法人员提醒。”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