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财经 > 金融证券 正文
放缓的中国经济注重平衡和改革 创造更多就业
2014年04月22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这是一个“双中国记”。西方关注的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而中国则更多关注再平衡和改革。

  从西方视角来看,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GDP的报告确认了外界有关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深深疑虑。7.4%的增长率是过去连续8个季度的最低点,远低于此前32年间10%的增长轨迹。而外界广泛报道的房产泡沫、日益迫近的债务炸弹以及影子银行的苦恼,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中国国内的观点则偏向乐观。只要中国经济能够继续实现吸收劳动力的目标,即就业增长和减贫,增长放缓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将减少资源浪费,遏制环境退化和污染,缓和收入不平等现象,并调节宏观经济的不平衡。

  最后一点对于评估中国经济现状至关重要。有许多证据表明,在经济再平衡领域,正有一些大动作。2014年第一季度,产值增长继续由服务业(第三产业)引领,同比增长7.8%,比中国经济长期的主要驱动力——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的7.3%高出0.5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对于中国制定的服务业引导、消费拉动的目标至为关键。在过去几年中,服务业的增长势头逐渐超过制造业和建筑业。2012年至2013年,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0.3个百分点。这使得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上升至46%,超过制造业和建筑业两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服务业首次成为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4年第一季度预示着全年的经济再平衡前景,这两大产业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恰恰是中国经济需要的。由于服务业每单位产出所需劳动力比制造业和建筑业加在一起还多30%,向服务业的转变使得中国比早前超速增长期间更为贴近劳动密集型增长轨道。去年便是佐证。尽管全国GDP增速减缓至7.7%,但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00万,高出既定目标300万。中国国家统计局指出,2014年第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数超过344万,增速超过2013年同期。

  这是中国宏观管理者的底线:经济的确在放缓,但增长动力正转移到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上来。这让中国经济保持在满足吸收劳动力目标的轨道上。随着领导层推行新的城镇化蓝图,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将1亿人口转移到新的城镇化地区,服务业将承担起两项重要任务——吸收流入的劳动力和提高人均收入。在中国,城镇工人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近3倍。如果中国想要成功进入下一发展阶段,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较缓增长势头将十分重要。

  西方只关注夸大的极端风险,忽视了以上大部分内容。但这并不令人感到吃惊。几百年来,西方的偏见皆错失中国视角。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斯宾塞此前曾在其著作《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中指出这一点。他认为,从13世纪的马可·波罗到20世纪的尼克松,西方一直以看待自身的方式来看待中国。这一点至今未变,尤其是在中国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后。其实这个数字还不错,要想欣赏这一点,你要么是一个中国人,要么是一个没有偏见的西方人。▲(作者斯蒂芬·罗奇StephenS.Roach现任教于耶鲁大学,是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本文由王晓雄翻译)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编辑: 王未未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