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日早上,战地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团一行9人在椒江七号码头集合,乘坐渔政船出海登岛。国家和省级文物专家近日来台州实地考察后认为,碉堡、战壕构成独特的风景。
8日早上,战地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团一行9人在椒江七号码头集合,乘坐渔政船出海登岛。
这次考察团的阵容堪称豪华,除了郭旃,还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之平,省文物局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工程师郑殷芳,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任志强等人。
一江山岛南距大陈岛7.5海里,西离大陆13海里。一江山岛因两山夹峙,海水从两山间通过形似一条江水而得名。整个岛屿由南一江山岛和北一江山岛组成,其中北一江山岛面积为1平方公里,南一江山岛面积为0.4平方公里。
1955年,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一江山岛,打开浙东南沿海门户,一江山岛由此载入史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航行,轮船抵达一江山岛。轮船停靠在刚建成不久的码头上,远远看到岛上几个人工建成的大碉堡,碉堡旁边还停着一辆报废的坦克,还有一架退役的战斗机。
考场团一行人穿越山脊,走到靠近大海的山上,悬崖边上分布着长长的战壕,壕沟里虽然荒草凄凄,但战壕向两边延伸开去,有些战壕之间还互相连通。在一江山岛靠海的悬崖峭壁上,有很多暗堡和机枪枪眼之类的混凝土建筑,这些建筑和纵横交错的战壕遥相呼应。
据统计,目前岛上仍保留着87个碉堡、8公里战壕,以及30多处机枪眼,战争遗址保存完好。
原胡宗南指挥所保存完整
结束了一江山岛的考察调研之后,考察团一行人又乘船来到上大陈岛。
上大陈岛,又名上台,面积6.6平方公里,岛上丘峦起伏,西南部有避风港湾,与下大陈岛仅相隔2.5公里水道,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
上大陈岛上保存完整的原胡宗南指挥所,给文物工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写有“胡宗南指挥所”的大门走进去,哨所、塔楼、密室、坑道、兵工厂旧址等设施,保存得很完整。
郭旃等人沿着石阶向山上走去,沿途对这些设施做了详尽的了解。张之平、黄滋、郑殷芳拿着相机,把这些设施都拍了下来,作为资料备案整理。
罗小林大伯从2002年起接管了这些遗址,作为渔家乐的一个项目,建设了“宗南山庄”。遇到有游客前来参观,他就义务做讲解员。罗小林带着考察团一行人,穿过坑道、走过密室,一路上热情地讲解着这些战地遗存的有关故事。
在胡宗南指挥所旧址里,还放着一门废弃的高射炮。考察团里的翟建军对枪炮很内行,尽管高射炮被炮衣紧紧包裹着,他仍根据大炮的长度、高度,推测出这是37毫米双管高射炮,是以前用来防空的。
“这个高射炮也是战地遗址的有效组成部分,它能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以前的战争生活。”翟建军说。
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原胡宗南指挥所里一个哨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这个木制哨所已经很陈旧了,但它的形制、功能还能清晰地看出来。
“从战争角度分析,在布置碉堡、战壕等设施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火力配置、纵深交错等诸多因素。”黄滋说,现在挖掘战地遗址,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那段历史,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要注重挖掘遗址的内在精神
之后,考察团一行又乘船来到下大陈岛,详细考察了甲午岩、垦荒纪念碑高地和一处炮台,对这里的战地遗址进行了详细地了解和记录。
在返回椒江的途中,考察团在船舱里召开会议。郭旃详细介绍了“申遗”注重的6条价值标准,认为台州湾三岛上的战争遗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目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还不够,需要花大力气去弥补这个缺憾,然后根据“申遗”的要求去不断完善,将来才有可能“申遗”成功。
“这里的战争遗址保存最完整,要把现有的碉堡、战壕、兵营等所有设施作系统研究,通过测绘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并形成图案,写成书籍。”郭旃说,这些东西形成一个体系,对“申遗”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之平表示,看了一江山岛以后她特别感动。这里的战争遗址保存完整,不到现场是感受不到的。
张之平说:“总的来说,一江山岛的战争遗址比上、下大陈岛保存得好,现在要做的就是制定总体规划和遴选点,把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能少走很多弯路。”
张之平还列举了芬兰和以色列的两个“申遗”成功的战斗遗址,说明在战争遗址“申遗”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内在精神挖掘。
吴志强说,在台州湾三岛“申遗”过程中,一定要由政府主导,调动各方面资源去做这个事情,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地有关部门可以把收集资料等前期工作先做起来,如果‘申遗’工作做好了,对台州遗产保护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轮船快在椒江码头靠岸时,黄滋跟记者谈起这项工作的初衷:“金门已启动战争遗址‘申遗’,台州湾三岛跟金门有相似之处,也是一个重要的战地遗址,因此我们有了为台州‘申遗’的想法。”
黄滋说,接下来他们将开展详细的测绘、建立数据资料工作,争取早日启动台州湾三岛的“申遗”工作。
一江山岛上遍地黄花,战壕、碉楼等战地遗址仍然留存;上大陈岛上的胡宗南指挥部营房、哨所还在;下大陈岛上坑道还能通行,炮台面向大海……
4月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巡视员郭旃和省、市文物专家一行共9人,专程登上一江山岛和上、下大陈岛,考察调研这三个岛上近100处主要战地遗址。
经过一整天的详细考察,专家们形成共识:台州湾三岛上的战地遗址保存完好,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的条件,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规划,并按照规划开展前期测绘勘探工作。
简介
1955年1月,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大陈失去外围屏障,台湾“国防部”被迫实施“大陈撤退”计划。国民党曾悉心经营大陈防务,在岛上屯驻兵员万余,修建了大量战壕和碉堡,是当时国民党军队集结于沿海岛屿的最北的据点,其战地遗址主要有:
1.象头岙水上碉堡群,共10余座,构筑于港湾潮淹线,堡体隐蔽且十分坚固。
2.五虎山、甲午岩等碉堡、坑道和隐蔽工事。甲午岩海岸原为国民党驻军的炮兵阵地,沿岸战壕纵横,现遗迹犹存。1954年5月8日,蒋介石曾率属僚从台湾至此巡视,观景处建有“中正亭”,已毁,近年修复,改题为“思归亭”。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