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提高市民意识最关键。
这种意识,椒江区建设新村退休教师李老师,在小时候就已形成。今年65岁的她月均用水仅1吨左右,费用为3.2元。
她是如何节水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桶水,她能重复利用3次
走进李老师家,感觉十分舒坦,地板、茶几都擦得干干净净。
“早上会做点家务,下午才出去遛弯。”做家务,不外乎洗洗刷刷,这一切,都离不开水。
在用水方面,李老师做足了文章。一桶水,她能重复利用3次。
“洗衣服时,前几遍的脏水我会倒在大桶里,最后一次漂洗衣服的水,会拿来拖地。”拖完地的水,李老师也不舍得倒掉,她同样会倒在桶里。
最终剩下的这些脏水,她再用来冲厕所。
“抽水马桶,你一按,哗哗流掉的都是干净的水,我会很心疼。”
在李老师家里,有水龙头的地方,下面都会接一个脸盆。“一天洗四五次手,大概有一脸盆的量,足够冲一次厕所的。”所以,在李老师家的浴室里,你还能看到好几只大小不一的水桶。
同样,淘完米的水,她会拿来洗番薯;洗菜、洗澡的水,她也同样积着……生活中可以循环用水的地方,李老师都尽量去做。
去年只用了25.6元水费
李老师有这么好的节水习惯,她家一个月的用水量是多少?
答案是,平均用水量为1吨,花费3.2元。
李老师拿出前几个月的水费单,还告诉记者一个很好玩的事情。“有可能是用水太少,连抄水表的都嫌麻烦吧,我基本上是两个月付一次水费。”
水费单上显示,她家的水表2013年11月份的读数为17吨,12月为19吨,2014年1月份为19吨,2月份为21吨。
因为水费是隔月交,李老师自己小账本水费这一项,也是隔月空着。
李老师算过,2013年一整年,她水费共缴了25.6元。“除个人用水习惯外,还有个客观原因,我去年有两三个月时间去了青海西宁。”李老师这样解释。
节水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李老师老家在青海西宁,她的节水习惯是在那里养成的。
“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喝,那会儿还没有自来水。”李老师回忆,小时候和妹妹两个人抬水喝,长大点就一个人挑水喝,“走的都是那种坡路,很累。”
用水的不容易,让李老师从小就养成了节水的习惯,“也是家里教的,哪怕后来有了自来水,也不敢浪费。”
这个习惯,李老师一直都保持着。她也见不得那些浪费水的行为,“有时候会去枫山新村走走,枫山脚下的井水很干净。”但看到大家哗啦啦用水来洗衣服,她就觉得心疼。“不应该那么浪费水。这事儿,政府也应该管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