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走16条生命的温岭“1·14”火灾后,温岭全市开展消防安全整治。“楼下生产、楼上住人”的家庭作坊式的民房,成为整改重点对象。
横峰街道七份岸村的大部分民房,租给了制鞋企业当生产经营场所。记者前日走访发现,经过整治,这里已彻底告别原先的生产、居住、仓库混为一体的“三合一”现象。
让生产、生活场所完全隔绝
七份岸村共有332户。按照2013年的数据,80%村民将自家民房租给制鞋企业当做生产经营场所。
几年前,这里的民房一楼堆满了鞋料和成品,工人在这里开工,材料就在机器旁,企业经营主和房东就生活在楼上。
“下楼,必定经过他们的生产区,有时真看不惯他们东西摆得到处都是。”村民金法春介绍。
按照《消防安全整治标准》,改造前的七份岸村并不符合“居住部分与非居住部分必须采用实体墙和水泥楼板进行分隔”、“居住部分的疏散楼梯必须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分开独立设置”等规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013年6月份开始,七份岸村进行了全村大改造。
用水泥将二楼的楼梯截断并封死,一楼变成了完全封闭的空间。在房屋两边重新用水泥浇筑了两座楼梯。在二楼新建室外连廊,连廊能直接通往这一幢楼每一户的二楼,也就是生活场所(如图)。
如此一来,一楼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楼上的生活场所完全隔绝。除此之外,一楼的生产区还配备了灭火器、应急消防水龙头、消防水袋以及自动喷淋头。
改造后的房子更好出租了
记者从七份岸村的村支书周永珍那里得知,改造的过程其实并不顺利。
“好端端的房子,改造了多难看。”
“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早就发现了。”
……
这些,都成为村民反对改造的理由。
“我们当初很反对,改造需要花1万多元钱,我觉得没这个必要。”金法春告诉记者,自己的这个想法很快就改变了。
改变从生活起居上开始,金法春发现制鞋的臭味几乎飘不到卧室,吃饭时舒坦多了;每天进出,也不担心原材料挡路或妨碍到工人做工了。
企业主甘平军做鞋子加工已经第三个年头。去年12月,他从原先租的地方搬到了金法春的房子内。
“鞋料多,也不怕会堵楼底口了。”甘平军说。
“当然现在的好了,我们的安全有保障了。”工人章新文说。
金法春告诉记者,现在村子里很多人都接受了这种改造,而且因为改造得比较早,比其他村里的出租房更要受欢迎。“听说村里的一些房子有被好几个企业主抢着租,这要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不同房型采用不同改造方法
目前,七份岸村已经改造了55套民房。“没有改造好的都不准开工。”周永珍说。
横峰街道党委副书记潘丹告诉记者,七份岸村是最早进行改造的村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垂直分割”、“水平分割”等多种改造方法。
“横峰的制鞋企业一般办在民房内,楼梯建在房子中间,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垂直分割,用水泥墙或防火板在房屋内建立封闭通道,通道口直通门外,不与营业区相通。水平分隔,用水泥墙或防火板将生活区和营业区彻底分开来,墙面砌至天花板,进出通道另设。”潘丹说,“不同的民房类型,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造。”
据了解,目前横峰街道已经拆除有消防隐患的违法建筑550家,完成整治的有1777家,复工的企业有1627家。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