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棣生作品《依山傍水人家》
浙江江南书画院顾问,浙派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台州市美协名誉主席、顾问,“浙派”山水传人之一李棣生
台州籍艺术家专访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3月14日讯(记者赵静 罗亚妮) 细雨微风的春日,记者有幸拜谒了李棣生先生。李棣生,当代“浙派”山水传人之一,香港《文汇报》曾专版向海外介绍其作品和艺术成就。
微火炖“蹄髈” 一“炖”就是半个多世纪
问及如何走上艺术道路,李棣生直言笑说,“没别的原因,就是喜欢,好像是一种本能,就像当时别的小孩喜欢放纸鸢、打水漂、跳六格,我就喜欢画画,画画比任何事情都能让我觉得快乐。我特别感谢我的父亲,小时候父亲是做生意的,喜欢伺候花鸟、写写字、画画,我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后来,父亲失业了,家里生活拮据,但父亲目光看得长远,无论家里怎么困难也要培养子女读书。”
没有人指点,好比黑灯瞎火地走夜路,李棣生一边朦胧摸索着,一面到处寻师访友,寻找能照亮他前路的一盏明灯。李棣生说,“我有幸遇到了给我指点迷津的几位恩师,才会不断进步。一位是华东艺专(原路桥中学)的陈冰心教授。”在他的悉心指点下,李棣生纠正了原来的一些错误技巧,画技突飞猛进。他的习作《椒江暮韵》和《晚秋时节》,曾发表于浙江省文艺刊物《俱乐部》的封底。
“山水画与我姻缘深远,1958年到1963年,五年大学我读的是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本科,师承名家潘天寿、陆维钊和陆俨少等前辈,至今我对山水画的情结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校长是潘天寿,顾坤伯、刘开渠、李苦禅还有王伯敏先生都是我学校经常能遇见的先生,他们都是中国国画史上的巨匠。我是多么地荣幸,难得之至。”李棣生感慨道。
“画画是我终生从事奋斗,终生追求探索的事业。”1936年出生于路桥,如今已近朝仗之年的李棣生一画就画了半个世纪。
毕业后十年,李棣生作为一名设计师在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工作,为丝织工艺品设计图案样式。
“这十年,我可以说是跑偏了,很多人跑偏之后便彻底抛弃了初衷,我有幸绕了一个大圈子又绕回了原路,回到画画这条老路子上面。”1974年,李棣生才回到故乡台州,先是在台州地区文化局工作,后在市群艺馆退休。“总算是从事了老本行,没有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栽培。困难是多种多样的,信念只要有一个就够了,那就是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轻言放弃。坚持,除了坚持还是坚持。”
李棣生幽默地说,“我画画,就像是微火炖蹄髈,急火攻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好吃,慢慢炖,慢慢来,不要让微弱的火力熄灭了,时间久了,这蹄髈总是能炖熟的。”
宁拙宁毋巧,善酿得清醇
“画画,不能关在家里闭门造车,一定要出去,外出写生,向大自然取经。”
李棣生爱自然山川,爱得情真意切。
他走遍了中国的名川秀水,曾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一路走一路画,领略了三川五岳的丘壑深幽、东海长江的宏伟气象、西藏的坦荡宽广,再以丹青笔墨再现。
他爱这一抹青山,爱这一叶扁舟,爱这一江碧水,他时常独自一人背上画板拿上纸笔就进山去了,画得物我两忘,常忘记了自己吃过饭呢还是没吃。
若有人质疑,“您一把年纪了还爬得动吗?”李棣生便会义正言辞地反驳回去,“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80岁了还能爬上黄山,我怎么不行?”
李棣生擅山水,所作气势磅礴,质朴而不板滞,意境生动。他的画风上溯宋元诸家,功力坚实,笔健墨厚,磅礴苍润、取景开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含量。
“在美院,潘天寿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潘老是‘浙派’的领头羊,当代‘浙派’的祖师爷。潘老强调,‘浙派’提倡文人画的风格,讲究立品立德,人品好,画品也好,人品不好,画也俗气。艺术到了最高境界,不是比功夫,而是比才气、比修养。‘浙派’的画,讲究格调,笔墨浑厚,大气恢弘。这是我追求的风格,也是‘浙派’画的特点风格。”
恩师王伯敏曾这样赞赏他的画,“棣生是一个朴素的画家,他一直坚持中国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的画气势磅礴、自具风采、体韵遒举、巧变峰出,在江南中年的山水画家中,不愧为一位佼佼者。”
李棣生常在无数好山中概括其云烟出没,尽情地写出自然变化的奥妙,他善于处理“迷远”。“迷远”有时得氤氲之趣,他时常将明朗与氤氲在画面上取得对立统一,同时对画面上的虚实干湿以致层次关系等等,都相应地做了和谐的处理。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获奖和国家级刊物发表、或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宁拙宁毋巧,善酿得清醇”——这是恩师王伯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经验之谈,被李棣生奉为人生格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的巧是率真而为,讲究顺其自然,不硬要追求什么,而是顺势而为,而在这种顺势而为中有所得。宁可刚开始得时候看上去画得笨头笨脑一点,不灵巧,不洒脱,未来的出路和发展余地反而可能更大。”
他说:“玩玩而已,凭着爱好一路走下去。”
李棣生曾担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画院、江南书画院特聘画师,台州市文联副主席、台州市美协主席、台州市群艺馆名誉馆长。退休后为浙派中国书画院研究院研究员、杭州书画院顾问、台州市文联副主席、台州市美协终生荣誉主席等职。退休后受聘于浙江江南书画院顾问,浙派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台州市美协名誉主席、顾问等职,始终致力于组织推动台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1992年,台州地区第一届评选出十个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文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棣生。
2008年,李棣生身体出了问题,发现左肾肿瘤,年底动了一次大手术。但手中这支笔他始终不曾放下,之后又陆陆续续不断有佳作流出,如《春江水碧》、《一江春水碧泠泠》等。
李棣生自比是一只在沙漠里跑的骆驼,他有一股耐力能够坚持下来,才能够有点击的收获。“笨的人成功少一些,聪明人成功多一些。我取得的那点成就只是微末,不值一提,我已经是成不了功的人,现在画画,就只是玩玩而已,凭着爱好一路走下去。”
“人都有私欲,每个搞艺术的人都有名誉思想,但我们要千方百计摆脱它。每一个领域要想取得成就,都要经过千辛万苦的探索努力,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心静不下来,今天一个风格,明天一个面貌,只想着一朝成名。知识学问和技术需要用一辈子时间来积累,而中国画,四十岁、五十岁还看不出东西,六十岁才刚刚成熟,七十岁、八十岁才能炉火纯青。”
李棣生说,他有一个宏愿:他计划一生出三本画册,早期一本,中期一本,晚期一本;一本山水画集,一本速写集,最后再办一次全面的画展,全方位展现他一生从事的绘画艺术。
“我87年出版了《李棣生山水画选》,2001年出版了《李棣生画集》,还有2006年有一本《聚焦浙派、李棣生作品集》。”他笑称,“离我的目标还有一大段距离,我还需‘上下而求索’。”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