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元宵习俗代代传 男女老少乐陶陶
2014年02月17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临海词调《唱唱临海好风光》

  2月13日晚,温岭市石塘镇,室外刮着寒风,下着小雨,却挡不住当地百姓观看台阁的热情。

  十四闹元宵,细吹亭入梦

  记者陈洪晨文/摄

  正月十四晚7点半,下着绵绵密密的小雨,紫阳古街,两旁屋檐的红灯笼照亮了石板路,一曲悠扬的丝竹乐声流淌在湿漉漉的空气中。“演出开始啦!”行人收起雨伞,抱起孩子,加快了脚步。

  循声望去,临海市非遗中心的厅堂里人头攒动。老人和孩子们坐在竹椅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中青年站在两侧过道上,拿出手机、相机等设备记录演出。演员们身穿华丽的丝绸服饰,用琵琶、扬琴、笙、箫等传统乐器演绎《梅花三弄》、《将军令》等经典曲目。舞台左侧,LED灯屏上显示着“细吹亭”三个大字。

  细吹亭是临海闹元宵时最受居民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制作精巧的亭阁搭配江南丝竹演奏,常以沿街巡游的形式表演。相传元宵夜,人们赏花灯、看舞狮归来,10点多钟,玲珑剔透的细吹亭姗姗来迟,乐曲自远而近,刚歇息的人们又重新开户,一睹芳容。

  当晚由于天气原因,巡演改为室内演出,但市民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将狭窄的厅堂围得水泄不通。细吹亭表演结束后,临海词调剧团带来了《大庆寿》、《貂蝉拜月》、《唱唱临海好风光》等耳熟能详的词调曲目。

  “小时候,每年元宵节街上都有巡演,黄沙狮子,大田板龙,马路两旁观众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可热闹了。”28岁的张玲琴抱着两岁半的孩子看演出,重温儿时元宵节的热闹氛围。“元宵就是讲究闹,虽然天公不作美,也一定要出来看看演出,这样才算过节。”家住文庆街的蒋爷爷和老伴互相搀扶着离场,展演让他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

  满街毛兔灯,儿时的元宵记忆

  演出时,观众席上一个孩子的玩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薄而透明的白纸包裹着竹篾,红纸粘贴的眼睛、耳朵、嘴唇栩栩如生,细碎的条纸如毛发般轻盈浮动,底盘上四个木制滚轮结实圆润,好一盏精致的毛兔灯!

  毛兔灯对许多临海市民来说并不陌生。以前,每年元宵节前夕,家里的老人都会给孩子们扎一盏毛兔灯,希望孩子像白兔一样乖巧温驯。

  然而,由于制作费时,如今孩子拉着毛兔灯满街跑的场景已不多见,不少孩子甚至从未见过毛兔灯。向家长打听得知,这盏灯购自紫阳街上一家老店。

  记者找到该店。“本来有5盏,卖掉只剩最后1盏了。”老板娘告诉记者,几乎每个经过店门口的人都对毛兔灯啧啧称奇,“下午卖100元,晚上见孩子们喜欢,就降低了价格。”

  正月十五下午,记者见到了毛兔灯的制作者——李福桂。

  老人今年72岁,是临海机械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从小因喜欢花灯,向邻居家的手艺人学习了花灯和兔灯的制作方法,多年来做了许多改进,作品曾数次在临海市花灯比赛中摘得桂冠。

  去年元宵节,李福桂给7岁的孙女制作了一盏毛兔灯。一位上海游客看到后十分喜欢,愿出高价购买并约定第二年再订购三盏。在老板娘的要求下,今年,李福桂制作了5盏毛兔灯,放在店里寄卖。

  “做毛兔灯并不难,只是费工夫。”李福桂说。他拿出镰刀将竹篾劈薄,一点一点削平整,然后轻轻将竹篾掰成圆弧形,“用竹篾搭好骨架,糊上白纸就可以了,年轻家长也可以试着做一盏。”

  元宵习俗代代传,入选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2008年1月,“台州府正月十四灯会”入选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名录。记者从临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与其他城市的元宵习俗相比,台州府正月十四灯会有四大特色——

  一是牵兔灯。从正月十四下午开始,从蹒跚学步的娃娃到十二三岁的儿童,手里都捏着一根红绳,拉着一盏毛兔灯满街跑。兔灯里点上一支红烛,把整盏灯照得通体透亮。

  二是吃糟羹。所谓糟羹,就是把时令蔬菜及地方特产(如海鲜)与米粉水配制混合而成的糊状食物。古时,曾用未沥水的带糟新酒当水调入,故称“糟羹”。正月十五则吃“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桂花糖等烧熟即食。

  三是闹花灯(即民间艺术展演)。入夜,各种灯具、民间艺术、杂耍艺人、特色小吃集中展现,俗称“闹花灯”。上世纪90年代,常以崇和门广场、东湖为中心,进行近2平方公里的区域巡游。闹花灯结束后,古朴华丽的细吹亭随着一组悠悠的江南丝竹进城,伴着府城居民入梦。

  四是猜灯谜。正月十四,街两旁,屋檐下,用铁丝拉成的线上,飘动着灯谜纸片,吸引着过往的行人。灯谜大多与传统文化有关,有猜字、猜节气、猜习俗、猜地名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增加了科普、天文、时事政治等内容,并举行猜谜有奖活动。

  元宵灯会的习俗,伴随古城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丰富着新一代临海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链接

  台州为啥提前一天过元宵

  传统元宵节为正月十五,但在台州各县市区(除温岭、玉环两县市的闽南籍渔民后裔外),均以正月十四为元宵。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十四日元宵来历的传说——

  ◎抗倭说

  传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将计就计把元宵节提前一夜,从而一举歼灭入侵倭寇。又传说正月十四,戚继光带兵进驻桃渚城。解粮官禀报库里的粮食不够用,请示能否向城里百姓借粮。戚继光说桃渚城里的百姓多次遭倭寇洗劫,不能给他们增加负担。最后,士兵们把剩下的粮食磨成粉,兑水熬成糊状,再加入各种蔬菜、肉类、豆制品和调味品,制成美味的糟羹。因此台州的元宵改为十四,并吃糟羹。

  ◎孝子说

  元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率浙东农民军攻入台州府,建国称王,在北固山建天坛,以今台州城隍庙为金殿,并下诏普“天”同庆,包括传统节日。方国珍的母亲信佛,每月朔、望两天(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吃素斋,每年的元宵节与中秋节刚好是方母吃斋之日。方国珍是个孝子,为了使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他便下诏提前一天过元宵。此后,在方国珍统治的区域(包括台州全境、宁波的宁海等地),正月十四闹元宵便成了风俗。

  ◎筑城说

  相传唐初大将尉迟恭(一说为刺史尉迟缭)征来大量民工修筑台州城。时近年末,天寒地冻,材料缺乏,开工不久连砌墙用的蛎灰浆都严重短缺。一位老农献计,用米粉加黄泥搅拌成浆,粘度效果很好。一民工因不堪饥寒,偷吃了筑城用的米粉糊,按律当处理。尉迟恭(或说为刺史尉迟缭)仁慈体民,将一部分米粉糊拌黄泥筑城,一部分掺菜、笋等烧成羹给民工当点心。筑好长城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因此台州的元宵改为十四,并吃糟羹。本报记者整理

  温岭

  又见一年扛台阁

  这项民俗活动已经300多年历史

  本报记者孙金标文/摄

  2月13日晚,温岭市石塘镇。室外刮着寒风,下着小雨,却挡不住当地百姓观看台阁的热情。他们早早地吃过晚饭,从四面八方赶至上马工业区的曙光大道,等候台阁的到来。

  晚上8点多,一阵锣鼓声由远而近,只见2条龙舞来,接着是抬火镬,后面紧跟着台阁,还有大奏鼓、乐队等,数百米的“长龙”,浩浩荡荡地进入曙光大道。每座台阁里坐着2至3个小孩,有男有女,年龄5岁至10岁,分别扮演着戏剧里面的不同人物,有孟丽君、穆桂英等造型,形象逼真,极为漂亮。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一扛台阁是白蛇传,2个小孩分别扮演白素贞和小青,长相标致,清秀靓丽。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个小孩系男扮女装,还是双胞胎兄弟。他们的妈妈林夏英介绍,兄弟俩今年9岁,已连续扮演了3年的台阁,前2年都是扮演一男一女,颇受欢迎。

  当晚,共有21扛台阁分别来自箬山片和石塘片的16个村。据了解,今年从正月初九开始,抬火镬、扛台阁就已拉开序幕。老石塘片队伍正月初九抬火镬,正月十一开始扛台阁,至正月十六结束;箬山片队伍正月十一抬火镬,正月十二开始扛台阁,至正月十六结束。

  扛台阁是石塘镇民间自发组织的传统民俗活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仙居

  无骨花灯亮相台湾灯会

  本报记者包建永

  不久前,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应邀参加“2014台湾灯会—马跃南投”灯会。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研究所精心制作了60盏无骨花灯赴台湾参展。

  台湾灯会是台湾“交通部”观光局主办,于元宵节举行的大型灯会活动。从1990年开始,台湾灯会已经在台北、高雄、台中、新北、台南、彰化等地方成功举办。本届“2014台湾灯会—马跃南投”灯会以生肖“马”领首,汇集南投地方观光及人文特色。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此次参展展位名为“盛唐华彩—中华第一灯”,位于南投中兴会堂,展期为2月14日-23日。展览期间,形状多样的针刺无骨花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相传唐朝开元年间,仙居皤滩村一秀才夜行迷路,得仙女赠予的神灯引路回家。秀才回家后,仿造此灯,从此流传开来。后来,此灯传入宫中,即为“无骨小宫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因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故被称为无骨花灯。

  针刺无骨花灯制作工艺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解放后,此工艺一度失传。近几十年来,经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传承人李湘满等人深入走访、挖掘和研究,才使失传多年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重放光彩。

  仙居旅游局相关人员表示,每年的“台湾灯会”都会汇聚大量海内外游客,仙居参加此次灯会,不仅向游客展示了精美绝伦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也宣传了仙居旅游,促进两岸旅游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元宵节,寻找家的味道

  本报记者严鹰

  “吃汤圆喽!”随着一声吆喝,社区居民们自觉排成一列,挨个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顿时,香味四溢。

  王六兵那双粗糙的手接过一碗汤圆,像一位饱经风霜的父亲抱着年幼娇嫩的女儿。随着汤勺的搅动,碗里几只洁白细腻的汤圆“一深一浅”,蒸腾着的热气柔和地打在王六兵脸上。“在山里,元宵节是吃不到汤圆的。”

  今年53岁的王六兵来自黄岩西部山区上郑乡平坑村,“一个山坳坳里,再翻几座山头,就是温州的永嘉县”。

  2008年,王六兵带着全家,从山坳里移民到黄岩城区,住在西苑社区百合家园。

  如今,儿女都已长大成人,王六兵和老伴辛苦经营半辈子的家终于开始一段新生活。王六兵尝试着,用城里人的方式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

  家的味道是一年吃一回的糊糟羹

  “以前过年,我们山里人没什么吃的,基本就靠入冬前晒的番薯干做饭下菜。好点的给人吃,差点的给猪吃。年三十晚上谢年之后,放几响鞭炮,一直挨到十五元宵,会做一顿一年才吃一回的糊糟羹。”

  糊糟羹是山里的山粉糊,糊者和也,取意“家和万事兴”。王六兵家的糊糟羹和所有山里人的做法一样,伸手即来——“将家里所有的吃食,拌以山粉煮成糊”。

  “腊肉过水混入咸味,烧开放上一大锅的山粉,然后放点豆腐碎、面碎、香菇片、花生、糕切成粒……一锅全进去。”山里的冬笋味道极好,如果有难得的“海货”诸如蛏、虾仁入锅,这一锅糊糟羹,就够儿时的王六兵垂涎欲滴。

  成年之后,王六兵走出大山,走出浙江,四处打拼,“家的味道,就是这一年之日最不同的糊糟羹的味道。”

  后来,27岁的王六兵回到上郑乡,还带回了村里历史上第一台电视机,与现在的妻子黄智君结婚。过年时,乡亲们喜欢坐在王六兵的新家,通过电视看大山外的世界。

  一年后,“妈妈过世了。”王六兵的糊糟羹情结却没有中断,心灵手巧的黄智君“继承了妈妈的味道”。王六兵感慨道,“幸好,她(指妻子)一直做给我吃,快30年了。”

  集体做汤圆吃汤圆,图的是热闹乐呵

  住到城区后,王六兵吃不到老家的糊糟羹。“城里什么东西都不缺,入乡随俗吧,也没必要故意倒腾出一锅。”不过,入住头几年,王六兵怅然若失。

  西苑社区共6个小区,常住人口2000多户,有三分之一人来自拆迁户和山区移民。

  “现在大家都住在套房里,邻里间少走动,过年想让大家聚在一起,吃吃汤圆,做做节目,聚在一起聊会儿天。”西苑社区主任葛冬云说,今年元宵节,社区就办了一场“汤圆宴”。

  葛冬云说,当组织者不容易。记得前几年,社区第一次办“元宵游乐会”,共有2000多位社区居民前来参加。“从没有这么热闹过,我们临时借来不少人维持秩序,还有2个医生现场待命。”葛冬云说,“今年的‘汤圆宴’,过来捧场的居民也不少,加上孩子,至少上百人。”

  这场从2月初开始准备的“汤圆宴”,需要上百斤上好的糯米粉和豆沙馅,以及餐盘、勺子、锅炉等制作工具。“光靠我们几个工作人员不够,前前后后过来帮手的居民有10多人,有的负责食材采购,工具借用,有的负责策划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汤圆宴”当天,在众人的欢声中,揉粉、和馅、蒸煮、搅拌……王六兵、老伴和居民们围在案板旁做汤圆,忙得不亦乐乎。几位社区居民租来麦克风和音箱,当场献唱助兴。

  王六兵说,他很感谢社区的这份热心。“今年十五,我也学着做羹给你们尝尝。”王六兵大半辈子没做过糊糟羹,“不过,现在学也不晚,图的是大伙儿热闹乐呵。”

 

来源: 台州日报  作者:  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